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山丹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山丹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2 02:29:00人气:378

摘要:休闲农业是山丹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山丹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山丹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剖析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山丹县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建议;山丹县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意义十分重大。2017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当前,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和我国旅游、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山丹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1发展休闲农业优势

山丹县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张掖市的东大门,东邻永昌,南接青海,北连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总面积5402km2,辖6镇2乡,总人口21万人,是丝绸之路旅游黄金线路的必经之地,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双线和客运高铁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是甘肃省首批“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示范县”。山丹县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史称“世博圣地”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焉支山;有号称“中国马都”的山丹军马场;有国内保存最完整、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遗址和“锁控金川”硖口古城堡;有国际工合事业的开创者、新西兰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故居和捐赠的4000多件珍贵历史文物陈列馆,有路易•艾黎与英国著名记者、国际反战和平人士乔治•何克一起创办的培黎学校;有被国内外佛教界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的亚洲最大室内泥胎贴金坐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佛寺。“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焉支风、长城魂、马场梦、佛山缘、艾黎情”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旅游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山丹县还有雅俗共赏的烙画剪纸,精美别致的文物复制品,雄悍张扬的胡腾舞、山丹舞狮等民俗文化产品,山丹四珍、绿色蜂蜜、旱地西瓜等土特产和风味独特的羊肉垫卷子、搓鱼子、油糕、炒拨拉、米黄儿等地方特色小吃,都体现了山丹深厚的文化底蕴。综上所述,当地非常适宜兴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2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丹县依托资源优势及本地乡村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丹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扶持奖励(试行)办法》,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支持全县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建设旅游专业示范村4个(清泉镇南湖村、祁店村、大马营乡中河村、李桥乡高庙村),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点28个、精品休闲农业示范点8个,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5家,城郊和景区兴办农家乐98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5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54家;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2186人。清泉镇祁店村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历史古村”称号,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李桥乡上寨村被评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游从过去的以景点为依托、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农家乐,向现代农业观光、高新科技农业园、采摘园、民俗节庆活动等扩展,实现了农业农村规模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3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陈旧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为基础的一项产业,近年来,山丹县在休闲农业基础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山丹军马场是山丹县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窟窿峡、大小香沟等特色景观,但道路、住宿等设施却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3.2宣传力度不够

山丹县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非常适宜发展休闲农业,尽管这几年山丹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休闲农业及旅游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但宣传方式少,缺乏重点,许多游客对山丹县的旅游景观、文化底蕴、名优特产知之甚少。如山丹县的焉支山又名“小黄山”,风景优美,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隋炀帝曾在此接见二十七国使臣,是“世博会”的发源地,但知名度却远不及“黄山”,就是宣传力度不够所致。3.3档次普遍不高许多休闲农业园区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缺少特色文化品位,缺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科技、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的应用,休闲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档次不高的现象,缺乏吸引力。

3.4管理人才缺乏

休闲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多功能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导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山丹县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多为农业生产经营户转产过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明显不足,服务跟不上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山丹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

4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4.1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休闲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领域广,需要各部门、各领域互相协调,通力合作。涉及部门要完善自身行业政策措施,制定自身行业标准,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发展。各部门要协助旅游部门制定全县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各乡(镇)要结合各产业特色和区域优势,制定本乡(镇)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县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4.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丹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营造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立足山丹县实际,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微信、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栏、电子屏、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采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打好“焉支风、长城魂、马场梦、佛山缘、艾黎情”旅游品牌效应战,遴选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切实提高山丹县休闲农业类产品的美誉度,从而吸引城乡居民来休闲消费。

4.3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休闲农业是在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其再开发利用,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发展休闲农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和出台相应的措施,走出一条新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之路。

4.4形式多样,多措并举

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益。近年来,山丹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发展山丹休闲农业经济注入了新动力。清泉镇祁店村依托土地流转,探索出“土地保底入股+绿色多元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李桥乡上寨村建设的“民俗农耕文化展览馆”发展模式;山丹县寒旱区的龙首生态园集观光、旅游、采摘、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田园风格乐园模式,都是新模式,为实现农业农村规模发展和效益最大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周银昌 甘肃省山丹县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