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休闲农业中体育运动融合探析

休闲农业中体育运动融合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25 12:54:00人气:336

摘要: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如何借助休闲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结合休闲农业的功能,就休闲农业中引入体育运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目前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所存在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需转变思维观念,创新融合产品形式,并加大资金投入。

关键词:休闲农业;体育运动;融合

0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农业和体育方面。一方面,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休闲农业开始逐渐步入现代人的视野并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人们开始走出传统的旅游方式转而走进乡村、农户等,乡村旅游变得炙手可热[1-2]。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身理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休闲农业和体育运动二者看似不关联,却因人们观念方面的变化而开始产生联系,同时也为现代休闲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3-4]。因此,针对当前休闲农业和体育运动融合发展的趋势,如何借助体育运动来加强休闲农业的发展,并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休闲农业的内涵。

1休闲农业内涵

1.1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以农业作为公共基础,以休闲作为主要目的,以各类游客作为目标客户群体,结合了旅游业和农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因此,根据上述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同时具备旅游和农业的功能.休闲农业具备生产功能,从农业的属性出发,农业生产的根本是提供包含水果、蔬菜和粮食等各类基本的农业产品。同时,休闲农业通过环保、科学的方法,促使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去转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此外,休闲农业兼具文化功能,如广大游客可通过田园式的农耕生活,在健身的同时体会到强大的农耕文化。

1.2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

休闲农业的开发,首先可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实现现代农业的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其次,通过将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相融合,可进一步拓展休闲农业的内容,让游客更加深刻体会到休闲农业的趣味。此外,通过二者的融合,可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城乡之间的活动,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融合驱动力

任何产业的融合都需要驱动力,驱动力是产业融合的前提。研究认为,产业的关联性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无任何关联的产业是不可能实现融合的。研究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发现,体育和旅游之间的关联性最强.由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诸多关联,而农业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旅游业为媒介,实现体育与农业的关联传递。但并非产业间有了关联性就可直接融合,产业融合还必须具备其他外在条件,通过外在的驱动,才能更好地为产业融合创造条件。笔者认为,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动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业的竞争激烈度、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和旅游业的发展政策.通过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关联性和外在驱动机制,为休闲农业中引入体育运动奠定了基础。

3融合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改变。但由于受到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农业一直长期占据主导位置。目前休闲农业大多采用自营模式,农民对休闲农业的认识相对缺乏,认为休闲农业是旅游业的附属产品,对其深度开发没有任何价值。走访陕西西安部分乡村旅游景区发现,超过80%的农民认为“休闲农业+体育”的旅游方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要想在休闲农业中融入体育项目,转变落后思想是关键。

3.2项目相对单一

当前,人们大多认为休闲农业是指让人们到农家采摘瓜果、钓鱼和吃农家饭等,而且认为采摘、钓鱼等方式足以让广大的游客在享受乡村景观的同时,体会到健身的好处。这种狭隘的理解导致西安周边地区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大同小异,缺乏新意,能吸引游客的项目寥寥可数,休闲农业观光园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其他场所也同样提供目前农业观光园所提供的项目,一些农业观光园逐渐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因此,现代农业观光园应加强创新和丰富其项目内容以重新吸引游客,而这种需求也为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3.3缺乏资金投入

要想发展“休闲农业+体育”,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一定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和硬件设施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另一方面,体育的引入也需配备大量的体育基础设施,如在农业观光园中引入跑车、修建专门的跑道等。因此,“休闲农业+体育”的发展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休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提升其服务水准。

4融合的策略

4.1转变思维观念

对于在休闲农业中引入体育项目,转变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是实现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融合的前提。而随着现代人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旅游受到人们的日益追捧,而当人们已经习惯城市旅游的时候,乡村旅游又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吃农家饭、做农家活等被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体验。这些观念的转变,其根源在于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当乡村旅游受到追捧的时候,体育旅游、休闲旅游等也随之出现,使得旅游逐步细化。而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产业的创新。“休闲农业+体育”作为“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在对旅游赋予传统农业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健身的功能,“休闲农业+体育”开始兴起。因此,要想适应游客需求,农户需转变其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赋予其健身、锻炼等功能。

4.2创新融合产品形式

要想发展“休闲农业+体育”,关键在于其推出的旅游产品是否足够吸引广大的游客。创新融合产品形式,是提升休闲农业观光园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借助休闲农业的内涵,推出不同形式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各种品种。另一方面,在休闲农业观光园中,可引入多种体育项目。如郑州某科技农业观光园,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引入了跑马、卡丁车等各种不同的项目,游客在体验农家生活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由此使得该观光园炙手可热。

4.3加强构建融资平台

要想实现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的品牌化与个性化,加大资金投入势在必行。由于政府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支持有限,因此要想加快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还需构建合法化的融资平台,通过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来壮大当前的休闲农业产业。

5结束语

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关联性及其外部驱动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动力,而要想在现代休闲农业中引入体育运动以丰富现代农业的内涵,不仅要转变思想,加强融合产品的创新,还要增加资金投入以满足游客需求,从而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吴晓阳,于海涛,李志向,等.农业转移人口休闲体育参与现状与对策: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分析[J].体育科学,2015,35(4):30-41.WuXiaoyang,YuHaitao,LiZhixiang,etal.The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agriculturalpopulationtransferpartici-patinginleisuresports:basedonthesurveydataanalysisofShan-dongprovince[J].ChinaSportScience,2015,35(4):30-41.

[2]段辉巧.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家乐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4):172-174.

[3]俞爱玲.体育旅游对促进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96-98.YuAiling.OnsportstourismtopromoteHainan'stropicalleis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J].JournalofQiongzhouUniversity,2011,18(5):96-98.

[4]覃雯,江咏海.休闲农业与民族体育运动融合初探[J].山西农经,2016(4):44.

[5]杨强.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外在动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20-24.YangQiang.Researchontheinternalmechanismandexternalim-petusofsportsindustryandrelatedindustryconvergence[J].Jour-nalofBeijingSportsUniversity,2013(11):20-24.

徐小峰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