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05 17:57:00人气:366
【摘要】本文结合一般规划设计程序,从明旨、相地、原则、景观规划等方面分析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强调农业生产、体验开发及景观质量对休闲农业园区的重要性。【关键词】休闲农业;体验;规划设计;农业园区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或称为人类第四个经济发展时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后如今已在旅游业充分实践。休闲农业则是体验经济在农业的实践[1]。本文将立足体验经济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1休闲农业的体验类型
休闲农业的体验类型根据体验经济理论可以分为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四种类型。娱乐体验,如观看动物赛跑、节目表演等给人以愉悦;教育体验如认识小动物、参观农具、听取讲解等获得知识的体验;逃避体验是游客积极参与、沉浸在一种环境中或活动中,得到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满足感,如品农家美食、享传统美酒、赏田园风光、闻鸟语花香这般桃花源式隐逸生活;审美体验贯穿整个游览过程,游客先通过感知获得声、色、形的感官愉悦,再通过思维领悟景物的精髓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2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特点
休闲农业作为体验经济在农业的实践,就是要利用农场为舞台、以农特产品、田园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为道具,透过服务的方式,为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活动[2]。对其的规划设计有必要从体验的角度进行,结合一般规划设计的程序,从以下几点分析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特点。
2.1明旨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突出体验的旅游经营形态,规划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挖掘农业体验项目,只有真实的农业生产才能给人真切的体验,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竞争优势。农业是休闲农业的基础。有研究表明我国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中约有67.7%的销售额来自农副产品直销,且属于低消费旅游产品[3]。因此,对休闲农业的定位应该有别于风景区或公园,要突出农业生产的地位,有农业生产才有休闲农业。段兆麟[4]则认为休闲农业是在主业经营下行有余力的副业。因此,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懂农业、抓农业,切忌当成孤立的第三产业去发展。体验是休闲农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要“巧于因借”营造丰富而真实的体验环境。借用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农家生活、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要素,增进游客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5]。
2.2相地
相地包含对项目的选址及对用地基址的分析两个含义,选址之工有事半功倍之效,明地之宜方能发挥地宜。休闲农业的选址受市场区位、自然资源、农业基础等的影响较大。王晓峰[6]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研究发现,关中休闲农业受市场区位的影响较大,而陕北和陕南的休闲农业则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王树进[7]认为,农业基础和农业技术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需求和交通条件有正向作用,旅游发展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项目基址的分析包含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环保资料、市场区位等方面的分析。
2.3规划设计原则
通过对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明确园区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等,为园区建设指明方向,并坚持以下原则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2.3.1因地制宜,突出主题。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每块地都有不同的建设条件。在充分的基础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宜果则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不盲目照搬别人的项目,在内容上办出自己的特色。2.3.2兼顾特色与多样性。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园区对游客有强烈的吸引力,但为了照顾不同游客的需求,休闲农业园区还应该有良好的多样性。耿红莉[8]发现,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既有如牧场、渔场、林场、酒庄、市民农园等特色鲜明的主题项目,也兼顾了教育解说、教学体验、风味餐饮等共性体验项目。2.3.3以农业生产为本,以体验开发为要。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要围绕农业生产这个根本展开,生产的全过程都可以纳入体验的环节。如以稻米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从认识稻种、播种、插秧、割稻、打谷、晒谷,到稻米加工储藏、制作粽子、米醋、品尝传统米食,再到有机稻米、纪念品的销售,及农家农具展示、稻草艺术编织活动等等都是体验的内容。2.3.4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采用先进的生态工程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重视自然本身的价值,顺应并突出原有资源特色和功能。
2.4景观规划
研究表明的景观质量对休闲农业园区的影响至关重要,仅次于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9],要利用艺术的手法改善园区的景观质量。休闲农业园以农业为基础,那么农业形态必然主导景观类型,如田园、林地、牧场、渔场、设施农业等。而这些场景往往存在均质化现象,导致视觉层次单调、空洞无焦点等情况,视觉感官欠佳。景观生态理论的斑块-廊道-本底模型为景观规划提供了思路。农田、林地等为本底,道路、林带、河流等为廊道,建筑群落、水塘、农田种的片林等为斑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在艺术上对应的是“疏密有致”。通过在本底上有机的布置斑块和廊道可以丰富景观的层次,完善园区的功能。3小结
休闲农业园区因主导农业产业的不同而有数量繁多的类型,本文试图总结其规划设计共性内容,以便农业经营者、投资者及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农业作为休闲农业的基础,经营者、投资者及规划设计人员务必要对相应的农业生产有深刻的认识,先做好农业然后才有休闲体验,不能本末倒置,以免得不偿失。作者简介:王楠,1987年生,男,助教,现任教于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参考文献
[1]段兆麟.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03,(03):24-26.
[2]段兆麟.体验经济与教育农园[C].中国北京:2002.
[3]刘红瑞,安岩,霍学喜.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83-89.
[4]段兆麟.体验经济时代农家如何利用农业资源经营副业[C].中国贵州贵阳:2008.
王楠 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