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休闲农业论文
一、潍坊市寒亭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㈠潍坊市寒亭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寒亭区充分利用境内的文化资源和农业优势,围绕“土、特、奇、鲜”作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田园体验游。一方面为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无公害、名优农产品的需求,寒亭区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同时还在“精品瓜果、有机蔬菜、特色畜禽水产、优质花卉苗木”四个方面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另一方面,依托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示范园区,做好结合文章,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创新运营模式,突出“田园生态、参与体验”特色,精心打造了市民农园和消费群体认可的“我的菜地”“、我的花圃”等特色体验田园。二是发展节会休闲游。发展节会休闲游是寒亭区的一大优势,寒亭区不断创新改进举办节会方式和内容,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潍县萝卜文化节、禹王台庙会等民俗文化节会打造成了贸易盛会和文化盛会。三是发展生态观光游。寒亭区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了以瀑沙河都市农业示范区、沿北外环路“天然氧吧”、北海路沿途农家乐休闲带为主的“城郊圈”,以禹王生态湿地、柳毅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为主的“远郊圈”。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到现在,各街道、杨家埠旅游开发区至少发展了2个以上能够接待游客的生态旅游专业村。
㈡潍坊市寒亭区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寒亭区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1.主管部门不明确,市场监管不完善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是在寒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快速发展起来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最大的障碍和问题。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多行业管理的新兴产业,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工商、质检、环保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从休闲农业的注册登记、农业生产、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监督检查以及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等,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无论旅游部门还是农业部门,都没有将休闲农业作为本部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投资重点,客观上存在的“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处于“放牧式”的发展状态,职能不清,分工不明是最大的问题。
2.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残缺
目前,寒亭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现阶段的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停留在餐饮、观光、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上,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开发力度。目前,许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处于浅层次开发利用,没有结合当地农业优势产业进行开发,在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上仍然徘徊观望,即使有些项目开工建设,投资主体也多是单一农户,投资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未将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和优化,普遍采取景点观光和农家乐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导致产品体系不全,餐饮型和观光型较多,度假休闲型相对较少,缺少现代农业展示、教育、示范性旅游活动;自然生态类多,农事体验类、民俗文化类少;休闲农业产品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品牌形象不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地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粗放式、盲目性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
3.规划不科学,管理不规范
尽管寒亭区已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发展无序、建设重复、市场混乱的问题。一些经营者和农户急于增加收入,凭着一股热情,没有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就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一哄而上,致使项目设计趋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缺乏个性化和文化内涵;并且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大家只是简单仿效,粗放经营,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同时还存在经营管理欠规范,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等问题,实际上休闲农业在前期规划、中期实施、后期完善中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4.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休闲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其发展壮大既需要具有农业基础知识,也需要现代管理经验和经营头脑,对从业人员层次要求比较高,寒亭区休闲农业产业经营的人才储备明显不足。目前,寒亭区休闲农业项目既有公司投资,又有个人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缺乏规范的技能培训,服务能力不高,并且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等问题,管理和服务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休闲农业体验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必要培训,游览讲解比较生硬、肤浅,接待服务不够到位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5.资金投入小,政策扶持不到位。休闲农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然而,休闲农业属于前期投入较大但回报相对较慢的产业,由于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和政策不到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况且,目前大多数休闲农业都以个体经营存在,规模小、较分散,在休闲农业的资源整合和水平提升上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在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档次低、品牌单一,一直在低水平阶段徘徊,难以实现高水平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在税费、金融信贷、土地、行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
二、潍坊市寒亭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行业要发展,认识是先导。休闲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及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因此发展休闲农业首先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确保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各职能部门,尤其是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农业、旅游、林业、水利等各级各类主管部门都应该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寒亭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抓手,积极主动地把休闲农业发展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广播、印发旅游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寒亭区休闲农业,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寒亭区休闲农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
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尽管寒亭区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休闲农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休闲农业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很低,因此休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编制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二是理顺管理体制。休闲农业涉及的产业和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配合,所以应从“大旅游、大农业”的角度来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严格行业管理。三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是完善休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点。四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门票收费等方面对休闲农业发展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和壮大休闲农业的发展。
㈢突出发展特色,塑造知名品牌
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产品的差异性越小,替代性越强。当一定区域内农业旅游产业“普遍”发展起来时,农业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化就成了产品“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因此开发休闲农业要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在寒亭区,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村(镇);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农家乐项目;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及设施农业,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水平,将潍县萝卜、固堤西瓜、开元苹果、双杨芦笋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要严格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尤其对于上餐桌的食品,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一定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产品和餐桌上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努力把寒亭区休闲旅游农业的精品意识、品牌观念注入到游客心中。
㈣建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管理
政府部门应在加强休闲农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成立必要的协调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行业协会应该发挥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等级评定等功能,在突出不同地域、文化、人文理念和特色的前提下,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包括观光农业示范园评定标准、农家乐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标准等等。行业标准要包含定义、评定原则、评定步骤和评定条件,要公平、公正、公开,以积极引导并规范休闲农业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发展。
㈤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
休闲农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需要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作为支撑,政府要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应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转移到休闲农业领域就业,对有意经营休闲农业的人员进行免费的创业辅导和培训。
㈥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良好的配套设施是吸引消费者重游的重要因素,拖过调查发现,到寒亭区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散客,而且多以自驾游的方式为主,各个农业景点车满为患,每年的潍县萝卜文化节上,接待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家对假期的调整,市民休闲需求的增加,游客旅游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由一日游转变为休闲度假游,旅游时间的延长对住宿、餐饮等相关设施的要求增加,对经营方的接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经营方进一步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游客的新需求,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氛围,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放心休闲、满意而归”。加大休闲农业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停车场、供排水、垃圾处理、安全等。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要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进行优化配置,保证道路畅通,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加强休闲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条件。同时也必须注意配套设施建设要同景点建设相协调,保持休闲农业旅游的本质特点,即融合乡村风情与现代旅游的需求,杜绝超规格建设。总之,寒亭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战略眼光,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加大力度抓紧抓好。
作者:于宗民 单位:中共潍坊市寒亭区委党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