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休闲农业论文
一、九龙坡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探析
深入分析九龙坡区休闲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生态休闲型
充分利用丰富的山体、森林、水体等资源,合理进行开发利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景观以及步道等休闲基础设施,让广大都市人群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白市驿城市森林公园、金凤九凤山休闲农业示范片等,其主要特点是生态基础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白市驿城市森林公园,依托中梁山脉良好的植被条件以及大河沟水库水体,环库跨林修建人行步道,沿途点缀彩叶树种、观景亭廊,人们既可登山赏景,又可环库健身,是亲水亲林的好去处。现该森林公园在早晚健身高峰以及周末、节假日,游人如织;同时,高人气也带动附近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休闲场所的蓬勃发展,全面提升了休闲片区的整体水平。
(二)体验休闲型
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产品基地,以精品、生态的农业产业带为载体,凭借花、果、渔、蔬等主导产业优势,为人们提供采摘、耕作、垂钓等切身体验休闲项目,领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情趣,体验淳厚朴实的农家风情,放松身心,驰骋情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向葡萄”“、乡悦葡萄”、“老邬草莓”以及“团渡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基地”“、康联休闲垂钓基地”等。比如乡悦葡萄庄园,种植面积300余亩,主要种植高端葡萄品种及蔬菜品种,现成功种植紫玛瑙、金手指、金牌巨峰、白罗莎里奥等精品葡萄以及菜人参菜、砍瓜、黑苦瓜等高端蔬菜,其产品全部产地直销,吸引都市人群前往采摘,效益突出。
(三)综合休闲型
集成山、水、林、泉等自然资源以及花果渔蔬等优势产业,发展集观光、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业态,通过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村人文资源等,为人们提供吃、住、玩、游、购、渔等多样化的休闲生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西池”、“毛毛虫生态农场休闲度假村”“、三鼎华乡休闲度假村”等。比如重庆市五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毛毛虫生态农场),在其100余亩的面积上合理规划布局了休闲垂钓区、农耕体验区、果品采摘区、餐饮娱乐区等功能分区,农场内农业生产全部实行生态种养,餐饮原材料就地取材、自给自足,俨然一个小型世外桃源,吸引众多崇尚自然生态的人士慕名而来,农场经营蒸蒸日上。
二、九龙坡区发展休闲农业主要措施探析
(一)保护生态资源,夯实生态基础
注重对森林资源以及各种河、库、塘、堰等水利资源的保护,有效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森林资源保护方面,近年来因地制宜有计划推进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0.8%,绿化环境大幅改善;在树种的选择上,按照“宜林则林、宜灌泽灌”的原则,既注重适用性、又注重美观性,加大彩叶树种的使用,丰富森林的层次,增加森林美感;在森林抚育上,注重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每年2次森林病虫害调查、定期防治信息,采取飞机防治等措施从源头上阻断疫病发生。水利资源保护方面,注重源头治理,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治水举措,遏制污染源;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鱼菜共生等技术,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净化水质,提升环境质量。
(二)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休闲氛围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人性化的配套、更加优质的服务营造浓厚的休闲氛围。“十二五”以来,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约2万亩土地治理;累计投入1.6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销号;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设备,让农村生活更加舒适;结合森林步道建设,在各个节点修建观景亭、休闲廊道;结合休闲渔业的发展,完善大溪河流域野钓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完成630口山坪塘整治,届时将增加630个水体风景。
(三)注重品质建设,融入休闲元素
以“精品”理念贯穿各个产业领域和生产环节。初级农产品务求“精致”,从品种选择、投入品的安全、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强化品质。产品引进注重“奇异特鲜”,现全区占比较多的葡萄、草莓品种,均是当前业界的高端品种;渔业方面,引进大鲵、精品锦鲤等品种,走在主城区前列;实施果品“腾笼换鸟”,对老旧的品种采取嫁接等方式予以改良优化,引进杨梅、火龙果等市内较为稀缺的果品,丰富产业内容;产品的种植、田间管理上注重发挥专家的力量,通过开办“田间学校”、组建“支农服务队”、建立精品展示基地等形式,让种植技术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加工农产品务求“精深”,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周君记手提式旅游火锅馆、白市驿板鸭和豆奇公司开发的休闲食品系列,既蕴含了科技的元素又体现了创意的神韵。观光体验基地务求“精美”,既有如贝迪颐园、海兰云天、西池等高端乡村休闲酒店,也有如毛毛虫生态农场、山鼎华乡等功能齐全的休闲度假村,还有诸多优质葡萄、草莓采摘基地,成为休闲产业新的亮点和人气聚集的焦点。
(四)挖掘资源潜力,丰富产业内涵
资源潜力的挖掘利用是助推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休闲农业经久不衰的有效途径。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通过各种节会活动,优势展现基地建设成果。铜罐驿金秋采果节、金凤梨花节等节会活动,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花果文化,以此为媒,吸引了众多观花采果的游客,提升了产品的价格,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在水利资源的利用上,充分挖掘全区37座小型水库的生态功能,启动“生态水库”建设,加大水库周边的林木培植,打造“一库一景”,实现集雨、蓄水、生态、休闲等多重功能的叠加,打造“一库多能”型水库,实现由水库向水利风景区的转变。林业资源的利用上,主要通过登山步道的建设,让广大群众走进森林、享受森林,现全区绵延百公里的步道,纵横交错,构成了森林旅游路网。
(五)突出特色优势,集中成片推进
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以点带面成片推进,用“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一方面,用产业特色带动。发挥大户、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集中实施基础建设、集中开展技术培训,逐步形成集中成片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带动区域产业化。比如西彭镇真武宫片区、铜罐驿镇双骑龙片区,分别以“向葡萄”“、乡悦葡萄”为龙头,带动该区域精品葡萄采摘的兴起,现西彭镇真武宫村成功升级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九龙坡区西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用生态优势催生。发挥森林屏障、天然水域等生态优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服务质量等多种措施,逐渐实现由生态区向风景区的转变。比如金凤镇九凤山生态示范区,依托成片的梨树、良好的植被以及水体,通过修建步道、挖掘百年梨树文化、举办节会活动等举措,该区域成为闻名遐迩的休闲胜地,金凤镇也因此荣膺国家级生态镇。
三、九龙坡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探析
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条件,实现休闲农业的持续繁荣,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区休闲农业的产业布局逐渐清晰明朗,优势特色鲜明,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打造“两长廊八基地”,构建休闲产业新的格局,致力打造主城休闲胜地。大溪河流域生态观光长廊。沿大溪河流域,依托错落有致的水域环境及良好的森林资源,合理布局优质花卉苗木、优质果品种植基地,不断改善农村生态,形成水、林、花、果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景观风貌;加强区域内小流域治理、林业资源管理以及农房改造、水景打造,不断提升区域内环境品质;依托良好的水体及景观资源,建成一批成规模、上档次、有效益的乡村酒店。重点围绕西彭镇真武宫村、铜罐驿双骑龙村为中心,集中连片打造赏花品果休闲观光区;以西彭镇“团渡水产”等为龙头,带动巴人渔家、天醉园等休闲渔家乐,打造休闲渔业观光区;以陶家镇西池、白市驿镇毛毛虫农场等为带动,引进一批集观光、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观光项目,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形成景观良好、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生态观光长廊。将乡村从农民栖居的自然家园营造成能满足人们尤其是都市人群回归乡土、皈依自然的精神需求的诗意乐园。二环公路沿线休闲体验长廊。依托二环沿线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以花卉、果树、渔业、蔬菜等产业为基础,重点建设以团渡休闲垂钓、真武宫葡萄采摘、天醉园烤羊为特色的西彭休闲农业体验区,以逛古镇、开心种菜、走马观桃花为特色的走马特色农业体验区和以登健身步道、戏水、赏九凤梨花、采绿色鲜果为特色的金凤生态农业体验区。办好各类节会活动,吸引广大都市人群采摘体验、游憩观光、垂钓娱乐,赏花、摘果、收菜、走步道、泡温泉、品烤羊、听故事,集成展现农业文化,体验传统及现代农业,打造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鲜明地方特色的都市休闲体验长廊。在整体打造两条长廊的同时,推进花卉苗木、优质葡萄、百年柑橘基地、休闲垂钓基地、科技示范基地、调味品基地、休闲食品基地、肉类制品八个基地,形成点、线、面整体推进的生动格局。九龙坡区虽然城市化进程迅速,但是由融合“一二三”的“第六产业”―――休闲产业必将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庞大的市场需求而不断升级,因此,我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依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空间,依然大有可为.
作者:夏永贵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