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20 05:20:00人气:355

1南平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与浙江、江西2个省交界,是海西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村容整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十分重要。一是能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休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大量当地劳动力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从而为解决南平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二是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快新农村建设。城市居民通过休闲农业可以亲近自然、了解农村、体味田园之乐,从而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游客自身的先进理念、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和带动当地农民更新思想观念,从而在丰富农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3-4]。通过休闲农业,将城市居民先进的文化观念、服务意识、生活方式、市场信息连续不断地传输到农村,从而缩短了城乡在精神领域的差距,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帮助改善环境,促进村容整洁。休闲农业整合了生态、土地、资金、劳力等要素,加强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通”(通水、通电讯、通路)、“三改”(改圈、改垃圾堆放、改厕)和“三化”(美化、生态化、绿化)工程,改变了农村一贯的脏、乱、差局面,改进后的环境又可以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从而实现两者间的良性循环。四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观光型的农业生产、现代种植养殖为主导形式的休闲农业取代了以往以简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农业,打破了产业界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间的转变与融合。

2优势

2.1资源丰富,特色明显

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22.67万hm2,近年来笋竹、畜禽、茶果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粮食、竹木、畜牧、茶叶、烟叶、水果、烟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水产品年产量位居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第3位和内陆设区市首位。建瓯、武夷山、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

2.2品质优良,品牌突出

南平有农产品类注册商标239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形成了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如武夷山素有“茶之乡”、“茶之祖”的美誉,名茶茗品有大红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金骏眉、银骏眉等,武夷山大红袍、政和工夫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建瓯黄华山酒业生产的“福矛窖酒”,有“福建茅台”之美誉;顺昌天福企业生产的“老知青”茶油,是“中国山茶油十佳放心品牌”;有6件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别是武夷岩茶、浦城薏米、建阳桔柚、浦城桂花、政和白茶、建瓯锥栗;“邵武碎铜茶”获原产地证明商标等。

2.3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

南平是福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属全球同纬度地区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4.7%,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境内林地217.27万hm2,有林地196.8万hm2,占全省的24%,其中用材林99.13万hm2、生态林55.73万hm2、毛竹林35.13万hm2、锥栗5.27万hm2,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素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等美称;南平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拥有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景点占1/4,武夷山以碧水丹山而知名,饱含文化底蕴,独具山水魅力,融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0个县(市、区)都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南平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这里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现过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所以后人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之说。

2.4对台区位优势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较早,形式多样而且颇具特色。近年来南平市充分利用“5•13”、“9•8”、“茶博会”、“花博会”、“林博会”等一系列对台经贸招商平台,通过“以旅交友”、“以茶会友”等途径开拓两岸合作交流,充分学习台湾乡土民俗、农园体验、教育农园、渔业风情、乡野畜牧、农庄民家、森林旅游等休闲农业形式,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决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从2010年开始,每届固定在武夷山市举行,对南平市的对台农业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上南平市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生态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在南平市创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存在的问题

3.1缺规划,少特色

不少地方政府对休闲农业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不足,园区大多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规模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缺乏创新,设施配套不齐全,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5-6]。南平市现有的各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特色并不鲜明,经营项目单调、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活动内容相似,创新不足。开发者的思维定势局限在很小的领域,如赏花、摘果等。由于创意匮乏和特色不鲜明,现已造成部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举步维艰。

3.2缺管理,少人才

南平市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多为私营,从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出发,经营者多雇佣低廉的劳动力或亲友,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休闲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导游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员,而这些对以往专注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生产者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业主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由于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3缺科技,少效益

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效益低下的原因在于经营过程中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因农作物品种少,成熟期集中,导致受农业季节性影响而造成资源闲置经营活动忙闲不均;二是粮、果、蔬、畜、渔等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档次低,对游客吸引力不足而使其停留时间短,消费少。

3.4农业园的基础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关系着景区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经营户们一家一户的利益。而当前福州市的一些乡村以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但接待设施落后,有景无门,路小且路况差,加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使得基础设施缺失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休闲农业项目原生的高经济附加体验价值。

4对策

4.1提高认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地方政府应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且在立项、用地、建设、信贷、能源、供水等方面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农民开发者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加强招商引资,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到当地帮助开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4.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品牌

南平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市场需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做好论证、规划、统一布局,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农业资源,并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高山运动休闲型项目,每个景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形成地方的特色优势。

4.3利用对台优势,学习台湾成功的经营经验

由于南平市与台湾在农业技术开发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台湾的种子、种苗和栽培、养殖的实用技术与设备,以及小型农业机械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南平市的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等产业正在迅速提高,需要引进台湾良种、技术、设备及经营管理方式等,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对台交流平台,可引进台湾相应的休闲农业经营项目,有选择地在南平地区进行发展,如农园体验、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一村一品等都是很好的借鉴。

4.4加强“山水”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

将南平地区的武夷山风景区、茶博园、朱熹纪念馆与山地生态旅游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合成一日游、两日游项目,用市场营销手段将每年到武夷山旅游的游客吸引一部分过来,把南平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