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休闲农业创意发展走向

休闲农业创意发展走向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16 17:07:00人气:388

一、创意休闲农业的内涵

创意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结合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的概念,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自然资源、山水田园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围绕农业产业对其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形式、环境、工具、模式、方法、技术、产业、产品、销售、物流等通过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生态、景观、信息、营销、品牌、服务创意等手段进行创新性与新颖性设计,为国民精心营造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产品展示与交易、会议交流与科技培训、科普考察与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与民居生活、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与增效、农村繁荣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1-2]。相关统计框架并未明确将哪些产业门类列入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甚至根本没有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相关分类,但不可否认的是休闲农业所包含的创意成分日渐增多,创意甚至逐步成为休闲农业的核心所在,从这一意义上说,本研究认为在理论探讨时将休闲农业认为是创意休闲农业的萌芽或起步阶段。

二、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产业集聚化

从关联的角度分析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主要有产业纵向关联与产业横向关联等模式。其中产业纵向关联形成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即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上游产业(如研究开发、设计等)、中游产业(如生产加工等)、下游产业(如包装、销售、物流、服务等)等互相关联、互相协作、互相依存的产业链聚集网络;产业横向关联形成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主要分为核心层次(如创意休闲农产品生产企业)、辅助性产业(如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设施设备加工业)、中介服务产业(如科技咨询机构等)、新延伸产业(如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四个层次。近年来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以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娱乐、购物、农业教育等为主的多功能创意休闲农业区;以湘中南山水文化为依托的以休闲健身、体验农耕文化等为主的山水创意休闲农业区;以环洞庭湖区水乡为依托的以“渔家乐”、“花家乐”为主的湖乡观光特色休闲农业区;以湘西地区民族文化和奇异地貌为依托、以原生态、民俗风情、山林景观为主的创意休闲农业区[3]。

(二)渗透融合化

产业渗透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的原始形态。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创意产业的主要推动力,20世纪70年代,信息处理技术与通信技术推动了传媒间的相互融合;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互联网、数学、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了音乐、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借助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融合从主体上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模式是传统休闲农业产业与农业产业(包括创意农业、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渗透融合,而科技与文化元素及创意手段的巧妙运用,使渗透融合具有可行性;另一种模式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内部产业的渗透融合,这种渗透融合是产业内部的一种重新整合的状态[4]。

(三)平台化

会展经济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以主题参与为基础,以现代高新技术与产品、文化交流与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人文历史与社会经济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体现全球一体化、产业化与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也具有高“溢出效应”、高附加值、生态环保的特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与创意休闲农业相关的各种会展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机,会展带来的产值占整个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提升,会展经济将逐步成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与创意休闲农业相关的会展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推动旅游、餐饮与住宿、包装与设施设备加工业、建筑业、商业等众多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法国巴黎大型国际会展的年直接收入达30多亿欧元,而德国会展经济的年收益都在200亿欧元以上,同时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3]。

(四)体验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追求物质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多地希望获得参与体验,需要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得更多的愉悦身心的享受;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附在消费产品之上的快乐和文化,有形的物质产品只是一个平台。体验因素广泛地涉及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如从生态餐厅到生态农业庄园、从创意休闲农业庄园的产业特色品种试验示范到消费者参与农事劳作、从农耕文化的展示到农具的简单制作、从特色开心农场到创意休闲农业产品购物中心。体验因素融入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趋势不可改变,消费者对一般化的参与体验逐渐丧失兴趣,只有新、奇、特、时尚化且经常地变化花样并保持新鲜的参与体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创意休闲农业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实现消费者的多次消费,必须对参与体验的内容、形式等经常进行创新。

(五)信息化

信息与交通的发达是全球化的重要支撑,而全球化的本质是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能自由地流动。根据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形态,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可分为“在地产品”、“在场产品”、“在线产品”三种基本形态。“在线产品”是利用数字和电子模拟技术通过互联网,把创意休闲农产品和相关内容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上传,进而流传世界各地的产品形态。“在地产品”与“在场产品”的知名度取决于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在线产品”以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作为载体,能为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传播,从而具备“溢出效应”和全球化的特征。可以预见,“在线产品”将逐步发展成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主角之一。

(六)生态化

创意产业商品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是知识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其本身是不需要消耗任何原材料和能源的,更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只是需要一些有形载体作为传播手段;同时创意休闲农业又能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量转移其国内的传统产业,而大力发展城市创意产业、无烟工业。生态化已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生态化不仅是指有形的生态,也指无形的生态。在农业领域,或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作物品种改良、科技运用、地方文史、民俗等多元素的组合,引发人们对创意农业的感悟,体验原乡生活的鲜奇成果,实现农业增收、“观”者休闲双赢的目的。或者运用园艺、园林手法对农场、农庄、林场、牧场进行创意设计,场景“公园式”、建筑“山庄式”或“别墅式”、休闲娱乐式,体现人居生活的理念。用生态的理念贯穿并指导创意休闲农业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

(七)农业文化化

湖南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也非常深厚,但由于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缺乏对农业文化的开发,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依托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化自然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而农业文化是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与农业有关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因此农业文化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进行创意的主要元素。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深度挖掘农业文化的内涵,寻求农业文化与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最佳结合点,寻求农业文化与当地区域农业资源的完美结合点,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农庄独特的具有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文化内涵。农业文化创意是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的重要途径,湖南不同区域举办的柑橘节、葡萄节、桃花节等都融入了农业文化的元素;体现不同农业文化的创意休闲产品如桃木工艺品、玻璃西瓜、水果南瓜、蝶翅画等,都有浓浓的文化韵味[4]。

三、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通过整合资源并改造提升发展模式使之更科学、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同时结合创意休闲农业的属性功能与特征及发展方向,本研究把多元创意引领型发展模式、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资源导向品牌型发展模式、市场引导型发展模式、产业融合链条型发展模式、主题公园型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七大模式作为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今后发展的主导模式。

(一)多元创意引领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利用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创意理念并运用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经营、生态、服务、品牌等多种创意手段与途径,贯穿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突出传统创意休闲农业的主题和品牌效应,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核心理念,既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又具有区域示范作用[5-6]。

(二)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在依托农业资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农业文化、非农业文化)资源,寻求文化与农业产业或农业资源的结合点的基础上,达到以文化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其农村繁荣、农业增产与增效、农民增收,拓展农业产业发展层次的目的,创造出以文化内涵引领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典范[5]。

(三)资源导向品牌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围绕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运用创意技巧促进农业产业与休闲农业、旅游业、创意农业、文化业、商业等产业的高度融合并达到产业升级,以此来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形象,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该模式不仅要求资源是特色农林牧渔、特殊民俗风情和农业文化等,而且还需要具备区域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5]。

(四)市场引导型发展模式

营销学认为根据市场需求而创新出的具有新颖性、唯一性、独特性的创意休闲农产品,更容易被市场认可,生命力更长久。为此必须在最初的创意休闲农业项目规划设计时,就应注重市场的调研,以市场需求来定创意休闲农业项目和相关产品,并且所有的项目在建设与生产中都应始终贯彻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地调整相关项目与产品,达到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才能使项目永葆生命力[5]。

(五)产业融合链条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拓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即以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延展,以第三产业(休闲度假)为龙头,形成一条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开发,逐步挖掘创意休闲农产品的附加值升值潜力,达到提高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利润空间的目的,从而获得一、二、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在一起后产生的综合高额效益。

(六)主题公园型发展模式

农业公园或农业某一主题公园(如葡萄公园、南瓜公园等),不仅具有农业的内涵,还兼有公园与园林的特征,而主题公园就是创意休闲农业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该模式是把城市公园的经营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中,巧妙地利用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生态、服务、品牌等创意元素,将农业生产过程与场所、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场所、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场所融为一体,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与民俗风情、农业生态环境等开发农业生产的生态与服务创意,确立农业公园化的创新理念,打造主题农业公园,从而使农业具有休闲观光、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与培训、参与体验等多种功能。

(七)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

将多个创意休闲农业项目集中在某个区域或地带,而形成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该模式通过把小规模的创意休闲农业企业集聚在一起,按照策略联盟的形式统一经营组织管理、统一品牌,形成风格各异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创意休闲农业集聚区。该模式要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各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和地理环境或者具有相同的资源优势和地理生态环境,以该区域地带范围内农业产业资源、农业自然田园风光、农村民俗风情、农业文化等为发展基础,以农产品及创意休闲农产品生产、农业新品种和高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与培训、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与健身、康体养生与美容、参与体验、产品展示与交易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农村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农业种养加产业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成形式各异、内容多样、产业高度融合与发展的具有相应规模和特色的、体现科技与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3]。

四、结语

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而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是创意休闲农业的萌芽或起步阶段,在相关统计时应把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纳入创意休闲农业的统计范畴。通过总结分析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模式,结合创意休闲农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构建了创意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模式,为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典型的发展模式,能为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