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房水源区有机农业论文
1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建设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业生产,严格控制投入品,禁止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真正做到“不使用农药、化肥”的“零污染”,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2.1建立实施管理体系
明确建设责任人,示范基地建设由政府部门主导,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生产协会为主组织实施;明确技术负责人,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做到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制定基地标牌,标示基地名称、范围、面积、栽培品种及主要技术措施和建设时间等。
2.2建立生产技术规程
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各产业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并经质监部门认可。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3强化生产技术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地各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技能培训。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使生产者转变观念,知道标准化、接受标准化、实施标准化。
2.4建立生产管理可追溯制度
建立统一的生产档案制度,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建档率和田间管理记录达到100%。
2.5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准入制度,坚决禁止基地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化学肥料。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基地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等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覆盖面应达到100%。
3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3.1一级保护区内耕地全部退耕
还林还草,休养生息131.5米等高线以下耕地全部退耕还草,恢复湿地。131.5米等高线至136.6米等高线耕地全部退耕还林,采取土地流转方式,由属地县、区级政府统一管理。退耕还林耕地由属地统一栽种树木,按森林法规管理。
3.2建立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在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每年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6667公顷,通过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将水源保护区内耕地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从而达到“不使用化肥、农药的”目标。
3.3水源保护区内耕地增施有机肥,弥补因少施化肥而造成的土壤肥力不足,稳定粮食产量。有机肥要使用国标有机肥(NY525-2012)或生物有机肥(NY884-2012),建议每亩施用量500-1000千克。
3.4在水源保护区内发展生态农业
实行无污染的生产方式一是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二是使用长效缓释、控释化肥,采用底肥一次性深施技术,不再进行追肥,省工省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
3.5对水源保护区耕地进行保护性耕作
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免耕等技术采用秸秆生物降解技术促进秸秆还田,随秋翻地打碎秸秆,施用微生物菌种,使秸秆快速转化成优质有机肥,翌春,作为有机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既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减少秸秆燃烧、乱堆乱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3.6水源保护区内耕地流转
加快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流转,由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实行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统防统治病虫害,可减少农药使用量。
3.7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逐步实施“水改旱”
将水田改种节水型的大田作物,可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时减少地表水截留和蒸发,增加入库水量。
3.8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全覆盖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白僵菌防治害虫,使用杀虫灯、诱捕器、黄板、防虫网等防治虫害,有限度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虫害。
3.9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使用除草剂
综合措施防治杂草大田作物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要做到三铲两趟;种植抑制有害杂草的作物,如绿肥;用可生物降解的地膜覆盖抑制杂草。水田采用农艺和人工措施除草,根据移栽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杂草有两次发生高峰,第一次高峰是插秧后2-4周,是除草的关键时期;第二次杂草高峰是水稻分蘖后,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大,可以不除草。
作者:马玉富 单位:辽宁抚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