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论文
1有机农业生产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回到文章的开头,看看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培养地力,即可得到答案。一是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以培肥土壤;二是采用土地可以承受的方式进行耕作,这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秘诀。然而石油农业却渐渐的打破了这种可持续性,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一是逐渐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要从石油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二是利用生态、环保、经济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注重土壤培肥,保护生物多样性,注重作物自身的调节作用,注重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利用综合的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措施,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与中国的传统农业都强调有机肥的利用,都强调土壤肥力的培养等,所以有人会简单地认为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其实有机农业是人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这与传统农业具有质的区别。有机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的平衡,有利于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观点引入到农业生产体系中,有利于现实的可操作性。单从有机农业的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而言,有机农业拒绝施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往往具有“铲除”的作用),但有机农业却更多的是利用物理、生物、农事等操作方法,将植物病虫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保持农业生态的动态平衡,实现农作物病害的综合生态防治。
2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上面提到的有机农业是“将植物病虫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保持农业生态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有机农业在现实的操作上更具可操作性,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动态农业生产体系,并通过一定的农事措施来维持该体系。
2.1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对于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业工作者最担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缺少化学药品对农作物的保护,农业生产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从三个方面分析,即使不施用化学药品的有机农业生产也是可行的,①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趋避剂和增效剂;允许使用矿物源乳剂和植物油乳剂;允许使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动物;允许有限度的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②当一些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比如茄科植物枯萎病)发生时,即使采用化学方法也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此时采用综合的生态防治方法似乎更有效,比如:轮作、阳光晒土、施用有机菌肥、嫁接苗等措施的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③当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后,这个体系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该体系能更好的发挥作物自身调节作用,特别是作物与环境的作用,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
2.2有机农业生产成本高问题
对于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业工作者担心的第二个问题是有机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多,生产成本高如何对待?有机农业投入成本的确较高,但往往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也比普通的农产品贵很多,比如在大型超市中1kg有机大米100元左右并不是稀奇的事(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当然现在有机农产品主要还是用于出口)。随着集约化农场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以及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已经不再单单满足于吃饱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的资金投向农业,特别是有机农业生产中,这也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较高的有机农产品价格能抵消较高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投入,并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秸秆、厩肥、人畜粪便等等),这些都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这些污染所需的费用。因此,有机农业的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其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维持与发展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非化学制品的农药和肥料生产已相当丰富,基本可以满足当今有机农业生产的需要。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农事操作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维持与发展。①常用的一些生态防治措施一般包括: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与绿肥轮作;施用生石灰或者硫磺对栽培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注意田园卫生的整理;抗病品种的使用以及使用嫁接苗来对土传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有机堆肥与有机菌肥的施用;天敌的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捕器、色彩诱器、灭虫灯、防虫网等的使用;②有机农业适用的药剂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如:除虫菊素、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等等;微生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等;植物源杀菌剂,如:儿茶素、乙蒜素、等等;微生物源杀菌剂,如:井岗霉于未涂膜组,同时涂膜液中所含的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番茄的硬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3多糖类可食性包装纸的应用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纸富含大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膳食纤维在加工生产中含量稳定,加工后的成品营养损失较小。现代生产加工还将豆腐渣、水果渣、酒糟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加工下角料高压压制成型,既节约生产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备一定营养价值。
3.1可食性纸型食品
可食性纸型食品原料取自绿色食物,外观薄又轻,营养成分配比科学。其中“糯米纸”以番薯、小麦或玉米淀粉等原料打浆成型后制得,在食品外层包裹后有效防止食品碎屑飞扬、黏手或黏嘴等,而且入口即化,增添了不少趣味性。生物胶涂层包装纸选用特制的淀粉胶及骨胶,配以一定量的添加剂,用于香肠、烟熏肉制品及要求耐一定温度和水分的食品包装。另外,以蔬菜、野菜、食用菌、水果等制得包装纸,可直接包在点心或者饭团外,也可切碎后加入中西餐或汤内食用,部分蔬菜纸还兼有降糖、降血脂作用。
3.2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
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是在可食性包装基材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浓度的抗菌剂。通过抗菌剂的缓释作用和光催化作用等达到抗菌、保鲜目的的一种薄膜。作为阻隔层抗菌保鲜膜可有效控制水分迁移、脂肪氧化及营养物质损失,同时保持食品性状,隔离有害微生物,从而延长货架期。在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中常用抗菌剂主要包括有天然类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两种。天然抗菌剂,如:溶菌酶、精油类(牛至油、大蒜素油等)、多酚类(茶多酚、石榴多酚、香芹酚等);无机抗菌剂包括有纳米氧化锌、TiO2、AgNO3等。2011年杜会云等报道在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制得复合膜,该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添加牛至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壳聚糖和溶菌酶;壳聚糖对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大于牛至油和溶菌酶。
3.3可直接食用的多功能食品薄膜
多功能可食性膜主要是利用天然高分子膜材料,添加适量成型剂、防腐剂,甚至配加酶制剂等生物活性物,浸涂于大田产品或采摘后食品表面,干燥后形成一层几乎看不见有阻氧、阻水、防虫、防腐、抗氧化、抗褐变等不同性质的薄膜,该膜可直接食用。例如,薄皮水果及大叶蔬菜的保鲜膜常常可随果蔬一起被送入口中;糕点、糖果的内包装及一些畜产品的内包装中也以入口即化、美味透明等功能而更为实用。同时制药领域可降解人造肠衣,如尼龙肠衣、聚氯亚乙烯肠衣等也己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目前已通过食品、药品安全认证的人造肠衣为胶原纤维蛋白肠衣,该产品为胶原纤维蛋白质变性成浆,然后加压挤压制成,目前尚不可直接食用,但其为天然植物材料制得,生物可降解性、食用安全性及产品韧性、伸展性等优点,将使其进一步为市场认可。进一步还可根据原料成分及功能,研制具有各种保健功能的果蔬纤维素包装纸,为肥胖症者提供减肥纸,为糖尿病人提供无糖果蔬纸,为预防各种文明病提供高膳食纤维纸等。
4小结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材料来源丰富,且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但目前我国多糖类可食性包装材料大多数只局限于实验室小规模生产,缺乏大型自动化生产规模。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型可食性包装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安辉 史永磊 苗苗 肖伟 单位:辽宁省种子管理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云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