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有机农业论文 > 有机农业气候影响

有机农业气候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7 00:50:00人气:415

1博山有机农业区简介

淄河与孝妇河贯穿博山区南北,森林覆盖率52.3%,南部鲁山主峰海拔1108.3m,北部海眼一带只有130.0m,平均海拔高度450.0m,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区县之一。博山区东南部6镇方圆百里为水源保护地,无污染企业,多为土家肥种植自给自足模式,土壤富含有机质,有机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333.3hm2,其中,中药材2666.7hm2、林果2666.7hm2、杂品1333.3hm2、猕猴桃333.3hm2、茶叶200.0hm2、蔬菜133.3hm2,有33种农产品得到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有机中药材、猕猴桃生产基地。

2气象条件对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1温度

温度是影响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1]。博山区气温地理分布较为复杂,随着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气温呈现着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从《淄博市博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2]和近几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表1)可知,博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3.2℃,平均最高18.2℃,平均最低7.9℃,平均气温日较差10.3℃。气温日较差春秋较大,盛夏及冬季较小。板栗、桔梗、“黑五类”等生长季节为3~11月,在此期间,博山区平均气温日较差10.5℃。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夜间减少高温呼吸消耗,对生育非常有利。山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冬小夏大,春秋次之。在400~600m高度层中,一年四季都有相对逆温,夏季气候凉爽,适宜越夏蔬菜等喜凉作物生长,也不易形成猕猴桃、茶叶等高温热害;冬季“暖带效应”为茶树、金银花等安全越冬创造了良好气候条件。博山区无霜期的垂直递减率呈现高层最大、低层次之、中层最小的分布规律,也证明了山区“暖带效应”的具体存在[3]。

2.2水分

由于博山区西部山脉为南北走向,垂直于盛行风向;南部山脉为东西走向,平行于盛行风向,受地形动力作用,西部降水多于东部,呈现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多年降水量为1147.2mm(2005年),最少为442.2mm(1989年),相差705.0mm。博山区1~12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9、11.7、18.4、33.9、51.5、97.4、184.3、160.7、71.2、44.7、21.1和10.6mm,可见,降水量季节分配基本与气温同步变化。这种水热同季变化特点为有机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3.4%,且降水强度较大,春、秋、冬季较少,表现出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也给春、秋季生产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果园选址应靠近塘坝、淄河等水源,并修建完备的排、灌设施。

2.3光

照据研究,农作物产量的形成有90%~95%来自光合作用,而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物质(氮、磷、钾等)仅占5%~10%。博山区最少年日照2069.9h(1992年),最多年日照2771.2h(1979年),年平均日照时数合计2424.7h,日照百分率55%,属北方长日照地区。主要有机农作物生长期(3~10月)内,各月日照时数都在200.0h以上,完全能满足其生长发育与开花结果的需要。博山区年日照时数地理分布总体上呈西北部和东南部高、大部地区适中的趋势。猕猴桃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随着树龄不同而异。幼苗期喜阴凉,成年植株要求光照充足,喜通风透光,但开花结果期怕强光暴晒,易造成“日灼”果和叶片焦枯。因此,猕猴桃大面积种植区应为温和半湿润的源泉镇河谷阶地及山前阶地,接近其自然分布状态。茶树扩大种植区为鲁山北麓的温凉湿润区域,符合其喜弱光、耐阴习性。考虑板栗喜光较耐旱,其规划区为海拔在700m以下、避开寒风口的丘陵地带。

3“十二五”有机农业区规划布局

根据对博山区温度、水分、光照分析和前期种植等地理分布,提出了“十二五”有机农业区规划布局。规划种植区内,森林植被好,空气湿度较高,土壤多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多为微酸性(pH为5.5~6.7),生物防治病虫害,远离化肥农药,所产桔梗、猕猴桃、茶叶等有机农产品品质独特、质量上乘。

4有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规划种植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机作物生长过程中常遇到冻害、霜冻、大风、高温热害、冰雹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产品的产量和品质[5-7]。

4.1冻害

因地势落差大,下垫面复杂,积雪融化时间较长,局部最低气温甚至达到-20℃以下(极端最低地面温度-27.7℃,最大冻土深度44cm),易造成作物冻害。小猕猴桃采取全株地下覆盖法;不易卧倒的大植株,可用秸秆、杂草、塑料薄膜等裹缠防寒;茶树可构架温室大棚越冬。

4.2霜冻

早春气温回升至10℃左右时为萌芽展叶期,若遇“倒春寒”,会造成猕猴桃抽生,结果枝少,或茶叶出现“麻点”,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为防霜冻,必须采取塑料薄膜覆盖,或搭设风障、地面熏烟等方式改善小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生理学要求。

4.3大风

果树易受强风危害。早春大风会导致新梢折断、嫩叶受损,风大也会造成气温降低,幼苗及嫩叶易萎蔫,甚至枯死;秋季风大会造成果实擦伤。博山大风日数较多,果园选址应避开风口,或在风口设置防风林带。

4.4高温

热害当日最高气温≥35℃时,茶树生长会受到抑制,称为“茶树热害”。同样,当日最高气温≥35℃时,猕猴桃也易发生“高温日灼”;≥38℃时,叶片易凋萎,甚至枯焦,果实“日灼”严重。博山极端最高气温为38.5℃(1997年6月23日),气温≥35℃的天数不多,但种植区多为山坳向阳坡,热量聚集较多,因此,高温季节应采取灌溉、人工喷雾或架设遮阳网适度遮荫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避免高温灾害。

4.5冰雹

博山区主要有东、西2条冰雹路径:①东路,淄河镇经黑风口进入源泉的北部、中部一带消失,该路冰雹几乎为2年一遇,冰雹次数多、灾情较重;②西路,由磁村镇进入域城、石马、盆泉一带消失,该路冰雹为2~3年一遇,灾情较轻。因此,果园选址应避开雹打线的地块。

5结语

(1)博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季,光、热、水配合较好,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性较高,土壤、水质优良,植被完整,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区的有力条件。但降水变率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加快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使暴雨洪水资源化,实现适时浇灌,“向阳光和立体气候要产量和品质”。

(2)光、热、水充沛的有机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气象灾害较频繁,一定程度影响了气候条件的有效利用,应加快设施有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