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生态农业论文 > 分区发展情况下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区发展情况下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28 10:52:00人气:421

关键词:分区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长期以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主要发展发向[1]。生态农业是依靠生态工程技术建立的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2],较之传统农业,其人力、物力投入较少,能源消耗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桂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和必然性

桂林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水资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3]。由于未实现工业大规模化生产,境内水土污染较轻,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农业下资源利用率较低,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受限于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桂林大规模发展常规农业所导致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为突出[4],扶持生态农业成为桂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发展思路

桂林市农业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粮食、果蔬产量始终稳居广西前列。桂林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模式较多,拥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技术,但由于桂林市总面积较大、资源分布多样化、区域特征差异化,整体发展难以保持一致性,部分地区未探索出最佳发展模式,收效一般。基于此,要落实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立足于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协调农业开发和生态治理,加强农业循环技术研究,持续改进原有模式,增强农业后劲力。具有发展经验且技术较为成熟的区域,可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分区发展情况

结合桂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立足于长期的农业实践,以进一步优化生态农业产业为目的,依据各地农业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农业发展根基,实行区域化布局。

3.1优化发展区

包括临桂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永福县、平乐县、荔浦市。以上地区是桂林粮食、果蔬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基础较好,要坚持以农为本理念,巩固农业生产主导地位,兼顾环境治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创新农业模式,强化循环农业,稳定粮食、水果、蔬菜生产,推广优良品种,打造优势品牌,发展休闲农业。全州县商品粮产量大,是著名的“桂北粮仓”。该县在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中,紧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禾美稻香现代特色核心农业示范区为例,在该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种植双季稻、超级稻,集成机械化种植、绿色植保等现代技术,实行“稻-灯-鱼-肥”种养结合,同时发展油菜花休闲观光,为稻田增产增收提供可靠途径,也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适度发展区

包括雁山区、阳朔县、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该区喀斯特地貌高度发育,且属漓江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农业产出以金橘、月柿、桃李梨等特色水果为代表。要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抓好生态保护,突出自然优势,着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加快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恭城县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月柿产业推动着全县经济发展。在生态农业上,恭城县坚持“猪+沼+果”三位一体模式,既采用环保方式处理了养殖粪污的排放问题,又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质量,提升了果品品质。

3.3保护发展区

该区如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地处漓江流域范围,要规避污染,且属于中心城区,可发展空间小,围绕城市居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需求,引导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如资源县、龙胜县,山多地少,环境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要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主、适度开发原则,引导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综上所述,实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深入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生态体系,探索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5]。在规划上要树立大局观,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成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调整;在实践中引入科技创新,依托新技术保障可持续发展。桂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背景和条件较为复杂,结合各区域资源特点,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为指导,追求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其他处于过渡期、瓶颈期、亟待寻求发展思路突破的地区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方杰,史晓娟,等.四川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以双流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J].统计教育,2006(7):39-40,59.

[2]高翔莲,张欣.影响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1):32-33.

[3]王清荣,张瑞清.论桂林旅游经济和农林产业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2):21-25.

[4]谭善梅.“十二五”桂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1):5-9.

[5]李庚.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及对策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6(8):66-73.

作者:宁锦嵩 单位: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