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江生态产业主导因素与发展思路
一、乌江流域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主导因素分析
第一,宏观环境与政策优势。尽管在政策操作层面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是宏观环境已经确定了生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的优惠政策也陆续出台。加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属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是国债投资的重点。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深入实施阶段,成都、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于2007年被批准设立,2010年又推出了成渝经济区规划。要真正使这些举措得以有效实施并造福于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则是切入点,与这些举措相关的政策中,要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实施力度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这也将更加有利于加快生态环保工作的有力推进,三峡工程的巨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综合效益已开始显现。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三峡工程的主体功能定位除了防洪、发电和航运外,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因此,作为库区一部分的乌江流域地区,其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经济发展、移民安稳致富和构建库区和谐社会则是三峡建设工程后乌江流域发展的另一重要任务。乌江流域内的贵州省提出了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乌江流域建设生态产业有了社会环境和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使得乌江流域在全国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第二,产业生态基础。乌江流域的农业生态基础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规模化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而逐步形成的,即通过农业生态园建设,带动农业生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处于乌江流域上游的毕节地区是西南出海的重要辅助通道,多年来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基础,以示范辐射为导向,充分利用已建和在建的水土保持工程点,建成了融环境优美、绿色产业和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样板工程点22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8.40平方公里。其功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基本农田及综合配套、优质林果药规模开发、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优质苗圃、退耕还林(草)、地埂经济植物、水土保持高效农业、生态景点及观光、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科学研究等。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上起到了很好的龙头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国,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起到了广泛的辐射效应,为长江上游及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典型。在乌江流域的很多地区,工业生态基础是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乌江流域现已建设多个生态工业园区,并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建设等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工业基地和重化工集中地区的调整和改造。如早在2000年,贵阳市就开始着手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几年来在省内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并进一步规划建设开阳、织金、桐梓、安龙、绥阳、六枝、普定、翁福、镇远、玉屏等一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乌江流域的第三产业生态基础主要是由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等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其中,由于乌江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使得旅游业更加引人瞩目,旅游生态基础是以乌江流域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依靠的。从贵州到重庆,山川、峰林、溶洞、河流、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红色文化等无数的天然风景名胜构成了乌江流域特有的旅游生态基础。
二、乌江流域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
乌江流域的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结合乌江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历史和现状,不仅要兴建生态工业园区、采用清洁生产的工业技术,更要在原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再以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为支持,以生态社区、生态管理建设为保障,全面建立乌江流域的生态产业体系。
1.环境优势产业升级换代。
自然环境条件依存度高的一类产业,如现代农业、旅游业以及越来越受市场青睐的生态型房地产业等。乌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光热、降水、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与生态服务业得天独厚。乌江流域的自然经济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条件及时升级换代,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生态工业与生态服务业产品的质量,以生态和谐为理念,提升与发展生态产业,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2.传统工业的生态转型。
乌江流域现有的传统工业应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技术手段,对相关的产业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进行改造、重组,加强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协作,延长产业链,推动污染产业的换代升级,使传统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目标。
3.集约化发展资源型加工业。
依托乌江流域丰富的煤炭、矿产、气候等资源条件,引进发展技术含量高、高度集约化、污染可有效控制的现代资源型加工业,通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能迅速提高区域经济总量、污染可控制在规定限度和范围内、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链条的产业群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密集、技术密集、集约发展、高物耗、高经济效益、污染有效控制。
4.孵化培育新兴高技术产业。
新兴技术产业有别于传统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看好、目前还处于小规模幼年发展阶段的特点。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新兴产业需要进行孵化才能成长和壮大,如制药、生物等。这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在乌江流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5.培育发展生态型服务产业。
生态服务产业将引导传统服务业内涵、目标和形式的根本转变。乌江流域培育发展生态型服务产业包括以下三方面:以咨询、信息、产业孵化、研究开发、环保产业等为主的经济服务业;以传统第三产业、培训等为主的人文服务业;以土地、水体、空气等生态环境恢复和维护产业为主的自然服务业。
作者:杨莉华 马文斌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