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信息化课堂的建设现状,总结出大学生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的不足问题;通过利用信息搜集优化教学目标、利用信息加工完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优势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信息管理健全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大学生英语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对策,旨在优化整体英语教学环境,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大学生英语生态化信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信息课堂;建设现状;对策
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受到大数据的影响,促使英语教学资源冲破原有课本的局限,为教学带了各方面的丰富资源。其次,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真正颠覆了传统课堂,转变了以往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教师由原先的主导者改变成学生的引导者,进而教学效率及质量也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对此,大学英语课堂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现有教学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推动大学英语课堂信息化发展,确保教学的生态和谐。
一、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信息化课堂的建设现状
(一)教学资源现状
在大学英语课堂当中,许多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旧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这也表明了纸质资源是英语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仅包含少数的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课件,用来展示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有极个别的英语教师认为,多媒体对他们的教学有着严重影响,打乱了他们的教学计划。通过对其他专业学生的访问调查得知,许多大学生均表示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乏味,更无法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又必须要被动的面对网络学习,综合能力尚未得到真正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在没有兴趣及高度热情的状态下,教师无法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进一步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实际学习情况,故而阻碍了英语课堂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二)教学环境现状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进而促使学生行为发生改变。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上不平衡,是其教学生态最为显著的表现。按照生态教学理论中忍耐力、适宜度表示:完整的生态体系中,所含有的资源,承担的总量在相应的时空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且是永久性的,可目前在大学英语中,班级人数平均在65人左右,这样的数量,远超过大学英语生态体系的实际承受力,造成教学资源满足不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进而为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三)教学体系现状
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相互整合,以往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构成因子,将会被全新的因子所取代。而这些全新生态因子的转变将打乱原本英语教学体系的平衡。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体系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教师掌握着主动权及课堂全部的话语权。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尤其是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明确了教师的引导角色。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刻反思自身的位置,明确自身角色,要基于生态学视角,促进英语课堂的信息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节奏,平衡教学生态系统中,各构成因子间的和谐与稳定。
二、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对策
(一)利用信息搜集优化教学目标
在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系统中,虽然教师与学生所在位置与角色均不相同,但师生之间依旧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只有构建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打造优质的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加强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根据有效的学习对策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满足当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大学英语课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更是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学生的需求,让学校与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要求,进而在其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推动通识英语向专业化英语的转型,为后续英语实践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支撑,来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课堂,为分析学生需求提供了更多有效途径。
(二)利用信息加工完善教学环境
在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应积极主动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为学生打造舒适、自由、轻松、浓厚的教学环境,促进英语知识讲解与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因此,过去教学体系中的教师、课本、黑板等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英语课堂教学需求。新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硬件与软件教学环境,其中硬件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网络教学环境、软件开发、运用环境、拓展训练环境等,而软件环境则是相关的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学习/教学软件、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等。在大学英语课堂信息化建设当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来完善教学环境,加强硬件与软件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建更为优质、真实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他们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对网络软件的科学利用,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三)利用信息优势创新教学手段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特点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英语基础、性格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在多媒体与网络的结合基础上,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按照自身需求与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等,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来查找具体的英语知识,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运用百度、搜狗等检索网站,解决遇到的一系列困惑。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突破了传统学习当中教材、课堂等方面制约,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便捷性学习,优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系,同时也弥补了学习资源与教学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的特征,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学生开始进入难度更高的专业化学习当中,而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也将会逐渐从最初简单的语言输入向语言输出过渡,更加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学习切合实际生活的交际语言、真正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完成实际场景中的相应学习任务。在生态学的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并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让学生在浓厚的语境氛围影响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稳固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四)利用信息管理健全教学评价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评价机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以便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管理技术来进一步健全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数据编辑软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同时还能在校园局域网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全面、科学、公正的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实施动态化监测,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利参考依据,确保教师与学生的高涨的情绪。而学生作为评价中的主体对象,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构建真实的场景参与到评价当中,帮助他们全面认知自我,并能通过主动反思,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自主学习意识,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国香.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J].校园英语,2015(7):51.
[2]张颖.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海外英语,2017(9):73-74.
[3]管振彬.网络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93-96.
李强 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