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浅析
摘要:对设施农业给蔬菜种植带来的问题展开及时控制和防治,必须深入研究设施农业中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文章通过阐述设施农业发展中的病虫害问题,提出了设施农业发展和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设施农业;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农业生产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形式,其规模化生产始终是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设施农业凭借机械化、工程化等工业手段,在发展中不断取代人力劳作,有效弥补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促进了蔬菜产量的提高。
1设施农业发展概述
1.1设施农业发展价值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出现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增加了劳动力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产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促使农产品生产向集中化与规模化趋势发展。社会现代化在工业化中得以发展完善,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工业化生产纳入其中是必然趋势。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基础,通过使用农业机械设施,不但彰显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征,而且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弥补农产品需求不足的问题。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应用,机械代替人工耕种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可以避免因人工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问题[1]。
1.2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在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做好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要在发展我国技术的基础上,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经验,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研发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及设备。为了更好地实现该目标,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调整力度,在确保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设施农业发展问题
设施农业在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并且在经验方面严重不足,导致农机产品仅围绕小型设施展开。在小型设施发展过程中,由于国际优质软件未能得到使用,导致小型设施性能及附加价值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蔬菜种植的角度来讲,通常体现在滋生诸多病虫害、增加病虫害防治难度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两点。首先,农机设施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农机设施的重要性,导致人们忽视了农机设施的缺陷和不足。虽然农机设施的应用有较大优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缺少对于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其次,针对目前农业设施而言,未能够充分考虑蔬菜种植品种的多样化,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2]。
2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引入全新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走进了全新的时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前,在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农业蔬菜种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于我国当前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技术手段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引入新技术后,人们对于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够重视,对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实际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农户无法正确认识新技术的运用,就很难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效率,从而阻碍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此外,部分农户将目光放在短期收益上,偏向于采用较为极端的生产技术手段,对于农业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虽然短期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设施农业的全面推广。总而言之,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作为先进生产方式,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将会继续发挥其优势,推动农业的发展进程。病虫害问题是需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种植户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3]。
3设施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均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快速发展,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讲,设施农业较为先进,设施农业种植方式的推广,不但能促进农业生产,而且还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设施农业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运行管理机制不全,管理水平较低;设施栽培作物品种单一,温室生态条件恶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此外,设施农业作为综合性的生产方式,具有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率等优势,涉及到诸多内容,例如生物、环境等技术,其中,包括机械、品种、管理等不同领域。针对设施农业而言,将不同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能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环境,有效集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形成劳动密集型的高效节约型产业。从设施农业的管理角度来讲,该模式具有规范化管理的特点以及科学化的生产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设施农业是现代重要的生产方式。有效运用设施农业,不但有助于改善农业结构,还可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设施农业发展引发的病虫害问题
4.1滋生病虫害危险
设施农业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虽然设施农业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反映出来的弊端也不容小觑。设施农业对于蔬菜种植条件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湿度与温度不平衡、通气条件未达到标准等,如若不能妥善处理该问题,将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加快病虫害的传播速度,严重影响蔬菜生长,甚至威胁人体健康。
4.2为病虫提供过冬场所
病虫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特定的条件。冰冻严重、天气条件差的环境有助于抑制病虫害繁殖。设施农业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环境,使蔬菜种植温度、湿度、生长周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增加病虫害的繁殖率[4]。
4.3增加病虫害的种类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病虫害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如果病虫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就会对蔬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病虫害大量繁殖,出现新一轮的虫害。不但会增加病虫害工作的防治难度,还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5设施农业背景下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5.1科学选择蔬菜品种
不同品种蔬菜的抗病能力存有一定差异。为了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需要做好蔬菜品种选择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此外,要根据蔬菜生产周期选择播种期,确保蔬菜能够度过病虫害高发期,以此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土传病害严重的大棚要想抑制病害发生,需要提高蔬菜幼苗抗病能力,通常可选择高抗或免疫砧木进行嫁接处理。从预防病害的角度来讲,嫁接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5.2强化把握病虫害治理时机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扬州市出现了高温大雨天气,对于蔬菜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蔬菜枯萎而死。在此期间,农业大棚种植得到了推广,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棚种植会滋生病虫害,为病虫害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在具体防治过程中,需要将农药喷洒在蔬菜幼苗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病虫害。总而言之,只有严格把控好病虫害防治时机,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设施蔬菜的影响,以此确保设施蔬菜的质量。
5.3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设施农业对病虫害防治有较高要求,蔬菜种植位置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病虫害对蔬菜的影响程度。因此,在选择种植位置时,要选择远离被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位置。其次,选择蔬菜品种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即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这也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所在,对于病虫害发病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蔬菜种植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蔬菜种子得到应用,其中包括对病虫害具有免疫功能的品种。再次,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合理安排轮作对于抑制病虫害有着良好的效果。从蔬菜病虫害的角度来讲,部分虫害不会导致蔬菜死亡,但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蔬菜轮作,以此达到抑制病虫害的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连续种植蔬菜,不但会造成土壤营养不良,还会引发病虫害。所以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合理的轮作方式,在确保蔬菜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蔬菜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降低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蔬菜。
5.4合理密植,深耕晒田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可以确保良好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确保蔬菜健康生长,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应根据所选择的品种,有针对性地确定定植密度,避免因定植密度不合理而引发相关问题,其中,植株养分供给不足、光照不足等问题较为常见,可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此外,在蔬菜种植之前,应深翻土壤,挖出土壤深部的各类细菌,并通过阳光照射将其杀死。
5.5设施农业蔬菜种植的田间管理
在种植设施蔬菜的过程中,田间管理作为重要的环节,对于保证设施蔬菜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田间管理主要指对肥料、杂草及水的管理。首先,强化水管理。蔬菜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分补给,而滴灌法则是最有效、最常见的灌溉方法。滴灌法可以确保土地水分均匀,缩小病虫害的繁殖场所。其次,关注肥料使用。不同品种的蔬菜在不同时期对于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所以要重点关注肥料的使用,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合理选择施肥方式,确保施肥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需严格控制水肥的总需求量,水肥过量会为病虫害提供便利的繁殖条件,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水肥量不足无法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不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再次,及时清除杂草。田间杂草等会影响蔬菜生长,因此需要及时清除杂草、烂叶等。最后,隔离蔬菜。将非寄生植物种植在设施蔬菜周围,将不同种类蔬菜隔离,以此抑制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减少病虫害对设施蔬菜的影响。
5.6物理防治
5.6.1种子处理。在设施蔬菜种植前7d,选择晴朗的天气晾晒种子2~3d,可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此时,种子表面的致病原会被阳光杀死,有助于降低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浸泡种子能对其消毒杀菌,提高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瓜果类、番茄类的蔬菜,在播种之前,可将其种子在55℃的热水中浸泡10~15min;豆科类的蔬菜,可将其种子在40~45℃温水中浸泡15min。5.6.2高温堆肥灭菌杀虫。在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施肥作为保证蔬菜生长的重要条件,必须保证施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有机肥的品质对病虫害流行态势有较大的影响。从目前农户选择的有机肥来看,其往往携带着大量的致病原,病虫虫卵未能够完全被杀死,导致有机肥中的营养物质难以释放。要想抑制病虫害发生,需要在有机肥施用前30~60d堆积发酵有机肥,杀死各种虫卵和致病原微生物,避免施肥后期设施蔬菜出现烧根现象。5.6.3高温闷棚处理。在外界温度高,光照强度大的条件下,深翻后的土壤应保持平整,铺上地膜,确保通风口处于密封状态。其内部温度达到60~70℃,土壤表层温度达到40~50℃时,虫害将会被杀死。5.6.4光诱杀、色板诱杀、食物诱杀。充分利用害虫的特征,例如趋食性、趋色性、趋光性等。通过食物诱杀、色板诱杀、光诱杀等多种方式,使大棚害虫数量有所降低,进而降低其产卵量。此外,可在蔬菜上加盖一层防虫网,起到隔绝效果,避免害虫成虫飞入,以此达到物理防控效果。
5.7有效调节设施农业内部环境
根据设施蔬菜种植要求,调节设施蔬菜种植环境,以此防治病虫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控制设施蔬菜生长所需的湿度及温度,为设施蔬菜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其次,根叶湿度控制方式可根据蔬菜种类而定,通过覆盖薄膜法缩小病虫害生存空间。针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需要及时控制,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散播。与此同时,种植户还可以施加硫酸钾,增加土壤的肥力。再次,了解常见病虫习性、发生规律等,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具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病虫通常昼伏夜行,种植户可使用灯光诱杀害虫。同时也可以利用趋色性特征进行防治,降低虫害对设施蔬菜的干扰,确保设施蔬菜健康生长,从而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6结束语
设施农业作为社会工业化水平提高的有力象征,应用在高效、集中的农业中固然是利大于弊。农业生产者应在享受设施农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客观反思其应用弊端。相关人员应细致分析蔬菜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进一步改善设施农业的使用弊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丹.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7):214-216.
[2]戴爱梅,孔德芳.膜下滴灌棉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1):196-197.
[3]王俊伟,贾峰勇,周春江,等.推进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9,37(2):80-82.
[4]陈俐,吕克非.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西藏科技,2019(11):6-8.
邓兆滨 肥城市老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