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摘要:农业经济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为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重视财务审计工作,利用审计及时发现财务问题,从而为农业经济提供健康发展环境。基于此,本文先简单分析了财务审计工作的价值,然后分析了审计工作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对策。以期提高财务审计质量,助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财务审计;农业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市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受到了极大重视。我国不断加大农业经济投入力度,加强财务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农业经济审计问题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务必要重视财务审计的价值,集中力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实现更理想的审计效果。
一、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价值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着重要价值,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对审计工作深度分析,正确对待审计工作,才能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完成审计工作。我国农村执行公有制为主,生产资料均为集体所有,保护集体利益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的审计工作,利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腐败行为,提高农村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利用审计工作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能够完善财务管理对策,及时纠正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农村财务管理需要积极落实财政公开制度,保证群众应有的知情权。在加强财政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将财务审计作为主要手段,保护群众利益,避免公共财产受到浪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推动财务信息披露,促进政府财务公开化透明化,保护人民对公共财产的知情权,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安稳团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逐渐积累了一定的集体资金。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严格审计财政支出,保证集体资金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够保证集体资金的安全性,保证集体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发现集体资金使用混乱的问题,避免资金浪费,将财政支出花在刀刃上,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现状
(一)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关于审计工作规范我国出台了对应的法律条例,但是并未对农村财务审计设定明确法律解释和惩处措施,尚停留在原则性要求层面。由于农村审计人员学历不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足,不了解相关法律条文,使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同时,由于村民对于审计工作的认知水平较低,忽略了对审计工作监督的职能,不能形成良好的监督环境。
(二)审计工作缺乏执行力度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时,村组织由于档案管理不当,缺乏系统性运作,导致很多旧数据和账户无法找到,重新调查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旧数据丢失也增加了审计难度。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执行力,村民提出问题后,部分审计人员草率应付,不认真对待。甚至少数审计人员,为了工作便捷,制造伪证,编造旧数据,对审计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很多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存在专业素养不达标、服务质量低的问题,在工作中,难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还有很多财务人员对于业务不了解,没受过专业培训,审计工作期间频繁出现低级错误,导致数据错误,影响审计结果。因此,财务审计工作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需要积极展开培训,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水平。
三、加强财务审计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法律政策,提高执法强度法律法规作为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根据,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审计工作尤其要重视立法的完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发现法律漏洞,杜绝违法行为。完善的法律能够对审计工作中的犯罪行为严肃处理,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利益。同时,需要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善用审计相关案例,从案例出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明确法律界限,使审计工作中各种不法行为得到妥善规定,推动审计惩戒的实施。另外,要加大执法强度,根据法律法规找到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加强审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从法规层面杜绝任何贪污行为,保证村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出台农村审计条例,对反馈机制、处罚标准以及专账管理在法律层面加以约束,让审计工作有据可依、合规运作,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规范审计环境由于农村中村组织并不重视审计部门的工作,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强审计工作,需要为审计工作创建一个规范的工作环境,改变其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当地应该建立监察、纪检和审计部门协同执法的制度,保证一定震慑性和严肃性,逐渐改变村组织的观念,提高其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从而推动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改善农村经济。乡镇组织需要建立针对审计工作的监督部门,定期组织监督人员巡视各村审计工作情况,结合监督和教育,提高村组织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从而最大限度上规范审计工作环境,推动审计工作朝规范化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详细明确审计工作内容目前,农村地区审计效果差,要想改善审计工作效果,需要明确审计工作内容。要以详细的工作指南明确工作内容,指导工作人员规范开展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审计工作要包括检查各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满足规定,审查各部门合同是否依法签订,审查经济去向和支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审查债务是否根据规定履行。审计人员应该严格根据工作内容逐条履行,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尤其是对资料、复印件等材料的审查与生成审计结论和报告。审计部门要根据上述准则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全面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保证集体资金合理应用,保证资金利用效果最大化,杜绝资金浪费问题,从而支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工作期间,管理层人员需要对审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其思想意识和综合素养,让审计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要针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以及政治素养。审计部门领导人员要明确责任,工作期间若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和收入,必须立即批评制止。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存在违规违法的村干部,需要第一时间联络纪检部门,对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依法处置,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不受人情局限,公正做事。如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党章,集中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安排审计人员到市镇、省级政府单位参观学习,向审计风气良好的地区学习,感受审计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思政素养。
(五)动员群众力量监督审计工作社会群众对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监督的责任和权利。在农村地区要积极开通多种监督渠道,鼓励村民进行监督,切实行使自身的权利。村民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向监督部门反馈,从而保护全体村民的权益,促进农村安定和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乡镇监督部门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在村内宣传板上张贴二维码,鼓励村民关注。村民关注公众号后,能够及时和监督部门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审计工作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监督部门,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另外需要开放信件邮寄、电话、短信等传统方式,由于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要开通过民习惯的监督方式,鼓励村民行使监督权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经济而言,财务审计工作意义重大。目前财务审计工作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缺乏执行力度,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对此,加强财务审计需要完善法律政策,提高执法强度,规范审计环境,详细明确审计工作内容,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动员群众力量监督审计工作,如此才能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纠正财务管理问题,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红.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241.
[2]邓春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建设瓶颈和完善路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5):91-92.
[3]勾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究[J].中国市场,2018,(08):162,171.
作者:邓树勇 龚胜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