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水环境的恶化。因此,大力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已成为当下的要务。
1.基本概念
(1)养殖原理水产生态养殖的基本条件是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强调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来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从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生态养殖与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别在于“共生互补”,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养殖模式。(2)技术关键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形态、食性、生长、繁殖、习性)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对养殖系统(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实施有效控制。技术关键点主要为良种选育、生态平衡、科学选用绿色饲料和药物等,以改善养殖生物的生态环境,生物品质,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
2.养殖技术
(1)苗种选育水产苗种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生态养殖的最终效益,因此选择苗种时必须选择品种纯正,健康优质的苗种。如选择海参苗时以肉眼观察,品质良好的参苗肉刺坚挺,体色发亮,体态呈自然伸展且在苗池池底、网片、池壁均匀分布,排便呈条状;如参苗体色发黑、缺少光泽则为劣质苗(用药不当或已感染疾病)。育苗过程中应对水质、饲料、药物处理进行严格检验,避免高温育苗,严禁使用抗生素等禁用药品。放养海参时则要考虑到海参对盐度的敏感度,要精确测定盐度,必要时应带⑷λ悦纾范ǔ苫盥手笤僖纭S胖拭缰衷蚱废嘟】怠⑸竺髁痢⒛嫠郧俊⒐娓裢骋弧R话憧刹捎枚嗥分只煅绞浇泻侠矸叛浞掷盟肪持械母骼嘧试匆蕴岣咚分柿浚笃谘逞さ於 V档米⒁獾氖牵醒∮透牧际币欢ㄒ∮眯б婧谩⑹秤眉壑蹈摺⒖共『δ芰η俊⒒肪呈视π郧俊⑸阅芎谩⑸ぶ芷诙痰拿缰郑Vっ缰盅∮亩嘣#2)生态环境水产生态养殖,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需要人工进行管理调控,现阶段多以合理放养、多元混养、控制数量、采用微生物技术等方法来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如要保持养鱼池塘中的生态平衡,放养时主要以草鱼或青鱼(鲤鱼或鲫鱼及其它摄食性鱼类)为主养,保证70%~80%摄食性鱼类排出的粪便能使浮游生物健康生长,为鲢鱼和鳙鱼(15%~20%比例)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使摄食性鱼类的健康生长,实现不同品种鱼类的共生共养。此外,要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就要做到合理放养,前期要控制水生植物(一般以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浮水植物为佳)和苗种数量,后期则应根据池水肥度及水产生物的摄食量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调控。(3)饲料选择饲料品质好坏不仅影响到水产养殖的成败和效益,还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在选择饲料时既要考虑到养殖效益,又要保证饲料的绿色安全,通过选择优质饲料与科学投喂技术相结合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同时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所以在实际投喂(鱼类养殖)时,首先要求掌握常规的投喂标准,春季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夏初每天的投喂量可占鱼体总重的1%~2%;盛夏季节每天投喂量可占鱼体总重的3%~4%;秋季投喂量约为鱼体总重的2%~3%;冬季天气晴朗时可少量投喂。此外应通过区分不同鱼种进行科学投喂,掌握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投喂原则和方式。(4)病害防治水产生态养殖的病害问题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着发现迟、给药难、治疗效果差的问题,一旦养殖生物发生病害时便难以控制,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鲫鱼养殖中常见的腮出血病,由于引起该病的疱疹病毒与鲫鱼蛋白具有同源性,药物灭杀并不能起到明显效果,必须通过早期预防,优选良种及合理用药来提高鲫鱼的抗病能力。因此早期就要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病、谨慎用药的原则,选用绿色药物来提高水产生物的抗病能力。如采用中草药来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选用大黄、黄连、五倍子、苦楝、大蒜、仙人掌、南瓜子等中草药,按照相应配伍原则来配伍药物。
3.应对措施
(1)建立科技服务组织建立科技服务小组,通过技术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养殖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推广水产生态养殖的理念和应用技术;组织技术人员到养殖场地现场指导,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指导养殖户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开通科技服务热线和网络技术交流平台,建立以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首席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为一体的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实现机制灵活,互为依托服务联动的高效运行方式,切实为养殖户解决更多生态养殖难题。(2)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水产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着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各方面努力来保护水产生物的生存环境。如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养殖场地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避免放养过量或设施水平较低导致水环境恶化;对于养殖废水处理首先需要运用微生物技术(培养有益水生植物,或使用水域微生态制剂等)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3)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指导有关部门,农技中心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苗种品质标准、养殖技术规范、饲料选用标准、病害防治标准、生态与环境标准等,以此来对水产生态整个养殖和销售过程进行规范指导,确保生态养殖系统的良性运行。
王春华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路永佳南苑72号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