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水生蔬菜;稻田复合生态种养;畜禽养殖
洪泽区地处淮安市的中南部,江苏省中部,东挽白马湖,西依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
1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高效设施园区运行质态不断提升
该区的江苏淮安食品科技产业园位于三河镇,总投资1亿元,建有5000m2的日光智能温室2座、8m单体钢架大棚518座、1700m2的连栋温室6座,还建有17500m2的水生蔬菜标准化种植池及智慧物联网系统,是国内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也是集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园区。
1.2水生蔬菜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该区积极发展水生蔬菜生产,优化调整水生蔬菜产业布局。全区水生蔬菜种植面积3333hm2(其中,荷藕种植面积1333hm2,芡实种植面积近1333hm2),已形成“小麦+芡实”轮作规模化种植模式。
1.3稻田复合生态种养模式试点取得一定成效
该区围绕“稳粮增收”发展思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稻田养鸭、稻虾共作等稻田复合生态种养模式。2019年,全区稻田种养面积400hm2,其中:稻田养鸭面积达280hm2,稻虾共作面积在53hm2左右。三河镇四坝村将稻鸭共作与有机稻米生产相结合,常年平均稻谷亩产420kg,精米亩产280kg,稻米与鸭子亩总产值在5000元左右,亩均纯收益在3000元以上。
1.4大闸蟹品质不断提升
河蟹养殖面积近5333hm2,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76%。共建有大闸蟹无公害养殖基地12个。洪泽湖大闸蟹年产量6000t以上,年产值6亿元以上。为提升大闸蟹品质,该区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引进推广大闸蟹新品种。2018年,引进“长江2号”大眼幼体蟹和“长江2号”优质蟹种,分别在西顺河、高良涧和东双沟镇开展新品种养殖试验示范。二是新建优质河蟹养殖基地。在东双沟丰收村建成160hm2优质河蟹养殖基地,在西顺河镇张福河村、洪祥村建立133hm2洪泽湖大闸蟹高科技养殖基地。三是采取智能化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在大闸蟹塘口安装微孔增氧机,推广使用智能投饲船和水质监测新技术,河蟹养殖新技术普及率在90%以上。
2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现状
截至2019年底,该区共建成市级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示范园区(基地)18个,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0%,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亮点纷呈。
2.1设施种植规模化
全区年新增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400hm2,并形成了“春提早毛豆+春季毛豆+秋延后红椒”周年高效茬口衔接模式。该种植模式春季两茬毛豆常年亩产量平均在1150kg左右,亩均产值达8100元。在洪三公路东侧建成占地面积达800hm2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配套微喷滴灌设备20台(套)、大棚卷帘机12台、棚内耕作机械2套、田园管理机23台、蔬菜播种机1台。
2.2畜禽养殖规范化
以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点创建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进程。以淮安宏伟牧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湖羊集约化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江苏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是淮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公司占地面积48.67hm2(其中:建筑面积1.16万m2,配套牧草种植地40hm2)。拥有标准化生态羊舍12栋,可存栏湖羊6000只,年累计出栏优质湖羊1.35万余只,湖羊年销售额1300余万元。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扩繁场)+农户(育肥场)+云养殖平台”的经营管理模式,配备TMR混料机、自动撒料车,以及自动饮水、自动消毒、自动清粪、自动卷帘通风设施等自动化设施,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提高养殖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促进了三河镇及周边地区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3水产养殖特色化
以建设现代渔业强区为目标,坚持“高效养殖、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生态健康”的现代水产产业发展理念,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聚焦特色养殖,加快推进渔业生产现代化。一是做大地方特色小品种养殖规模,打造以西顺河镇为核心的生态渔业产业融合区。二是积极培育螃蟹新品种“长江1号”,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三是完善相应的水产养殖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大力推广虾、蟹清洁养殖,多品种套养生态模式和工厂化、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目前全区高效设施渔业面积达2333hm2,建成蟹、虾、银鱼和大宗水产品追溯示范点14个、市级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示范园区(基地)5个,拥有增氧机14447台、投饵机16295台、自动投饲船320台、自动巡航投饲船1台、割草船87台、水质检测仪68台。
3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偏低
近年来,洪泽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偏低。如:大棚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耕整地、植保和喷水灌溉环节机械化程度较高外,育苗、覆膜、移栽、收获及收货后处理环节的生产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很低,劳动强度较大,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
3.2农民整体购买力不足
农户对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接受程度也不高,影响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些农户虽然有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意愿,但由于先进设施农业装备价格较高,补贴额度较低,农民整体购买力不足。
3.3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
高效设施农业涉及各个领域,范围非常广泛。现有的生产模式大都是在传统人工作业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部分农机的研发与农艺脱节,农机与农艺不能相辅相成,农机制约了农艺,农艺束缚了农机,造成了新机具新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3.4推广服务能力薄弱
高效设施农业涉及机械工程、自动化、农艺栽培、信息化、智能化等诸多领域,内容非常广泛,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县、乡农机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能同时掌握相应技术的农技人员又少,设施农户得不到有效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培训,致使一些先进适用的技术及设备难以发挥作用,制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4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将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目标。相关部门要针对关键环节和技术,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引进适宜该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专用机械,以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高效设施农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逐步实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4.2推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
根据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全区高效设施农机特色示范基地建设,制定适宜该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作业质量标准,加强农机标准化体系与农艺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该区现有的设施农业品种的生产需求,推广和试验示范先进的新机具新技术,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步伐。
4.3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
高效设施农业涉及诸多领域,对基层农机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机人员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技术骨干,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
作者:王康宁 单位:淮安市洪泽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