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设施农业论文 > 设施农业秸秆还田新技术研究应用

设施农业秸秆还田新技术研究应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18 17:01:00人气:533

关键词:秸秆还田;有机物腐熟剂;新技术

辽宁省设施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蔬菜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每到换茬季,蔬菜大棚产生的大量蔬菜秸秆垃圾,既污染环境又为下一年的虫害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困扰农民生产的一大难题。解决农村种植、养殖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实现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微生物菌腐熟有机物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学科,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有机质、发酵有机质,控制病虫害,降解各种有机物,转换重金属价态,从而实现有机物还田,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的目的。笔者通过应用微生物的作用,腐熟、分解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从而实现农业的闭环经营,实现产业发展和青山绿水共生。目前,辽宁省农业设施内的秸秆还田新技术已试验推广3年,主要推广作物是设施内的茄果类蔬菜(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西甜瓜),主要的推广模式是秸秆直接粉碎+绿肥+玉米(大豆)青稞还田模式。

1技术方法与操作步骤

秸秆直接粉碎+绿肥+玉米(大豆)青稞还田技术是指在上季作物结束前播种作物青稞作为绿肥,一同粉碎还田,并增铺一层玉米干秸秆或其他农作物废弃物;应用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及时将秸秆还田腐熟进行下季种植。通过实施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单产,并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1.1播种绿肥

设施内上季作物结束前1个月,在垄台上播种玉米或者大豆,玉米播种750~1500kg/hm2,大豆播种1500~2250kg/hm2,棚内正常栽培管理,待上季作物采收结束后一起灭茬。

1.2上季作物采收处理

设施内上季作物采收结束后,首先撤掉地膜、滴灌等,然后解绳,并卷起。注意线绳一定高挽,以免对操作人员产生危险。将前底角秧棵向后放倒,将后面秧棵向前放倒,新播种的玉米或大豆青稞也可以一起放倒,等待粉碎。

1.3粉碎秸秆并平铺

首先,用灭茬机沿设施内地平将上茬植株根、茎、叶和果和玉米或大豆青稞一起全面粉碎,灭茬机在设施内来回多次灭茬,并铺一层玉米干秸秆或有机物废弃物,如麦、稻、玉米、油菜、薯、豆秸秆、菜杆、树叶以及谷壳等,长秸秆需粉碎成3cm左右小段;然后,再用旋地机深翻土壤,如遇遗漏较大的植株残体无需特意捡出;最后,等待腐熟处理。

1.4施用秸秆腐熟剂

秸秆腐熟剂(源动利)的用量标准为67.5kg/hm2,并配合尿素75kg/hm2施用。每150g秸秆腐熟剂(源动利)配合100g尿素可腐熟废弃有机物1~2m3(约150kg)。设施内上季作物秸秆150~300m3/hm2。50kg玉米种子(或100kg大豆种子)种植1个月可生成20m3左右的绿肥。玉米干秸秆的重量约100kg/m2。可根据设施内有机废弃物的体积投放秸秆腐熟剂(源动利),投放量不足会增加腐熟时间。秸秆腐熟剂可用大桶稀释,并随水喷灌到设施内的土壤中,一般认为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最适于秸秆的分解。低于40%的水分含量就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需求,进而会影响微生物对秸秆等有机物的利用;如果低于10%,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就几乎停滞,但是水分过多,会降低通风透氧的效果,氧传递受阻,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并且产生厌氧发酵,使腐熟时间大大延长、产生恶臭。也可按照67.5kg/hm2秸秆腐熟剂(源动利),拌稻糠,均匀撒施,旋地喷水。

1.5铺膜闷棚

喷水后,覆膜压严四周,关闭放风口,高温密闭,发酵腐熟。可用温度计观察记录温度变化。夏季20d,冬季25d,即可完成秸秆腐熟过程,随着腐熟时间的推移,秸秆表面和土壤颜色会从微黄,变为褐黄,再转为黑黄,最后变为黑色(图1)。

1.6撤膜晾地

完成秸秆腐熟后,土壤底层较为湿润,需要打开风口,通风自然晾晒,设施内土壤晾至可旋地作垄即可。

1.7旋地作垄

深翻旋地,将地表土和土层下的土充分混合均匀,有利于定植后缓苗更整齐。旋地前也可根据需要,撒施土壤改良剂、有机肥和无机缓释肥。

1.8定植

穴盘苗可在定植前做浸根处理,浸根溶液可选择通融50mL+丰地素50mL+噻虫嗪5g兑清水15kg,有利于穴盘苗根系的生长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已定植的棚室或未采用秸秆还田模式的棚室,可以采用漫灌和滴灌的方式补充秸秆腐熟剂,指导施用量为45kg/hm2。

2推广价值及问题突破

经加权统计,项目区茄子平均产量为519.585t/hm2,平均售价为2.5元/kg,总产值为129.8955万元/hm2;对照区茄子平均产量为493.38t/hm2,平均售价为2.5元/kg,总产值123.3480万元/hm2。项目区增加效益6.5475万元/hm2。扣除试验示范增加投入1.4295万元/hm2(其中有机物腐熟剂、白地膜等物质投入1.2045万元/hm2,租用灭茬机和旋耕机2250元/hm2),平均增收4.0944万元/hm2。本项推广成果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20.35%,即投入1元钱可收回20.35元。可见依靠秸秆还田技术进行蔬菜生产,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力措施。该技术模式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为目标,省去了清理上茬秸秆的工作,直接减少有机底肥和粪肥的投入1000元,减少土壤消毒投入200元,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增加产量10%以上。在技术模式推广方面,需对秸秆还田新技术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不再燃烧秸秆,而是将秸秆变废为宝,真正利用起来,同时,需要对技术模式应用进行集成,让这一科学的技术模式真正推广到辽宁省设施农业的田间地头。通过技术上的突破与集成,加速解决连作障碍和秸秆无害化处理的进程,给更多的农民提供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

3展望

该项技术既符合解决辽宁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需要,又符合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关政策。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原材料供应有保障,工艺技术成熟,生产技术先进,节能方案可靠,投资规模合理,以小商品做大文章,市场潜力巨大,带动农户数量较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对推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当地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俊梅.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4):207-210.

[2]李庆康,王振中,顾志权,等.秸秆腐解剂在秸秆还田中的效果研究初报[J]土壤与环境,2001,10(2):124-127.

[3]葛诚.微生物肥料生产及其产业化[N].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9-60.

[4]刘瑞伟.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29(1):7-9.

作者:姜闯 张青 须晖 王晓峰 邹春蕾 李庆涛 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