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设施农业论文 > 设施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探讨

设施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20 04:41:00人气:366

平度市位于山东半岛,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耕地面积279万亩,常年种植蔬菜70万亩,果品面积40万亩。由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平度市也是蔬菜出口基地,先后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等称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度市设施农业,尤其是日光温室大棚和大拱棚获得快速发展。其中,大樱桃、葡萄、油桃等高大型果品大棚,大葱、西瓜等温室育苗大棚逐渐形成规模,呈现了四季有菜、常年有果的发展态势。

一、平度市设施农机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各种类、各个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蔬菜生产方面。目前全程机械化覆盖面不广,耕整地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达到70%,基本实现了棚内深翻、旋耕等基础性作业;简单灌溉机械化普及度较高,基本实现了棚内水肥一体化。但是,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约为15%左右,多数仍采用人工种植,移栽机械、嫁接机械较少;部分温室大棚采用了环境调控自动化装置,使用率为30%左右;采运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采摘滑道、采摘车等机具应用很少,其中部分采摘设备损伤率较高,机械化率较低。果品生产方面。由于果园设施大棚内作业复杂,果树间距也小,对耕整地机械要求高,机械化耕整地作业率仍较低;适用于大棚果树的植保机械品类少,仍使用传统喷药机喷药,效果差且危险系数高,如在大棚樱桃、大棚油桃的喷药上,多数农户感觉新型喷雾器操作复杂,成本太高,利用率低,仍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和一些小型手动喷雾器,危险系数较高;果品采摘环节,仍是大棚果品仍是全程机械化的短板,大田可用的部分采摘平台在棚内无法使用。

2.标准和农机农艺方面的问题设施农业品种多、生产环节繁杂,不同品种的播种时间、栽培方式、收获方法千差万别,不同环节所需机械也不相同,关键生产环节配套机械化技术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在现有设施农业机具中,除耕作机具外大企业涉足外,其他环节的机具,因为受作业面积、地域、材料、设计、工艺影响,机具多以小作坊供应市场,稳定性、适用性、可靠性和配套性相对较低。由于产品标准缺失,目前形成的研发主体多元化现状,各环节无法衔接;大多数蔬菜是鲜收,如果株行距等种植模式不统一,机械采收过程中就容易造成损伤;部分蔬菜属于连续采收,在机械传输中很难保证不破坏植株。

3.传统大棚设施结构问题传统大棚结构简单,建造过程中忽视了机械作业,立柱较多、空间有限,农业机械掉头难度大,不利于棚内机械化作业。在实际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大棚耕整地需要两种机械作业,一种在空间大的地方,一种在低矮的地方。部分品种在机械化播种与移栽环节,对土壤碎土平整度要求比较高,如草莓大棚,需要深耕一遍、旋耕两遍,机具三次进地造成了土壤压实情况严重,并且留有多处作业死角;西红柿大棚内部牵引线密集,基本无法机械化作业;也有部分大棚为提高效率安装了收获滑道,但使用效果并不佳。

4.劳动力成本方面的问题在设施农业中,劳动力成本占60%左右。随着老龄化步伐加快,在一些采摘环节比较集中的季节用工荒现象越来越突出。如一个2亩多的樱桃、西红柿大棚,人工采摘200斤/天左右,多数时间浪费在运输上。每人400元/天仍雇佣不到工人;樱桃、油桃等搞大型果树,棚内无法使用采摘设备,采果成本更大;西红柿、西瓜,主要由人工移栽,用工量也巨大。在占用劳动力最多的整枝、授粉等关键环节,目前尚未有机械化新技术突破;采收、收获后环节也主要依靠人力,棚内运输机械化水平较低。代表发展方向的“机器换人”目前动能不足,较高的人力成本与强烈的市场波动,为目前设施农业机械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二、提升对策探讨

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结合区域实际,重点针对短板和关键环节,优化机具配置,深入研究各环节农艺要求及机械化实现方式。

1.以新技术新机具为引领,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一是根据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形成轻简化和精准化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如畦宽、畦高统一尺寸,有利于机械化;再如工厂化育苗的一致性,有利于机械化移栽。二是推动机具协同配套,部分蔬菜机械化播种、移栽环节对土壤要求比较高,需要实用可靠的耕作机具配套,最大限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优先发展滑道输送、电动运输、水肥一体化设施及多功能作业平台等温室配套设备和机具,以此引领种植模式跟进,进一步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问题。

2.以解决薄弱环节为突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一是选择生产用工量大、用人有风险的环节,重点推广适用的种植品种和土壤类型的育苗、种植机械设备,研发整枝、授粉、采摘等占用劳动力较多的关键环节机械装备,加强适合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的收获机械应用,努力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二是促进种植标准统一,让更多种植户看得到、用得上。对于果树类选种,可适当选育分枝较多、果实较多、采收期相对一致的品种,有利于机械化采收;根茎类适当选择入土浅,适合机械化的品种;叶菜类可选用下胚轴长的品种,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收割的破碎度。三是探讨从播种到收获“接地气”可推广模式,引导产业跟进,同步走、照着做,逐步实现蔬菜全面机械化。通过试验示范、机艺融合和关键技术应用,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

3.以优化设施建造结构为手段,扩大宜机范围设施构型是设施农业机械化的突出问题和瓶颈。老旧设施应加快技术改造,按照农机通行和室内作业条件,改造骨架、耳房、缓冲区和内部道路,优化空间结构;新建设施应因地制宜,尽量采用钢架结构,减少或取消室内立柱,按照种植特色,设计适宜面积和高度,如大型果树类和设施温室,长度尽量要加长,空间结构、出入口、内部通道等方面尺度应满足机械化作业需要。

4.以装备智能化为目标,向智慧化方向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化,绝不仅限于简单的温湿度和可视化等应用,应更加注重作物生长环境的数据采集分析,推广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技术,提升设施种植的智能化水平,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首先着眼于劳动强度大的环节,突破专用传感器、精准作业和智能运行维护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其次加强产学研推合作,研制嫁接、授粉、巡检、采收等智能化装备,可选择好的基地、典型作物和较成熟的栽培模式,逐年推进打造样板。

5.发展社会化服务,为机械化营造空间目前,设施农业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无法满足规模种植的机械化需求。通过培育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机具租赁、种苗供应、作业托管、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提倡全过程机械设备共享服务,促进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化和机械化。政府应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做好布局,实现机械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技术推广部门应筛选出一批成熟适用的先进机械,实现由关键环节推广示范为主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转变,由小型简易机械为主向复合型、多功能机械转变,由农户自购自用为主向规模集约方向转变。

作者:姜言芳 单位: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