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山西省以四大特色蔬菜产业优势区为重点,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化取得较大发展。但受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文章从山西省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情况、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环节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山西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化;分析
2012年全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而山西省设施农业面积仅占当年全国总面积的4%左右。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山西省引进、推广了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设备,在绿色生产及机艺融合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设施农业及机械化取得了较大发展。
1山西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山西省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以四大特色蔬菜产业优势区为重点,围绕高效农作物、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农作物的关键环节、加工环节[1],引进了温湿度自动控制(放风)系统、空间电场套、土壤电灭虫机、农用补光灯、太阳能杀虫灯、二氧化碳发生器、臭氧水气一体机,大力推广了卷帘机、大棚电动微耕机、大棚电动运输车等设施农业装备,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设施农业装备拥有量达到35×104台(套)。
1.2山西省设施农业覆盖情况
截至2018年,山西省设施农业总面积50869.24hm2[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27855.47hm2,占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4.76%;塑料大棚面积达到22741.08hm2,占设施总面积的44.7%。全省设施农业仍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由于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充分、保温性能好、造价低、适于北方农业生产等优势,逐渐成为山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撑部分,日光温室面积与温室面积的占比由2011年的46.1%发展到2018年的54.8%。
2山西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2.1主要环节农业机械的适用性
2.1.1卷帘机。传统草帘在雨雪天气潮湿沉重,人工卷帘作业强度大,卷帘时间长;遭遇大风易被掀起,棚内作物会因温度骤降而减产。卷帘机相对人工卷帘稳定性好,收放便捷,拉长光照时长,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2.1.2微耕机。微耕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等特点,普遍适用于温室中的耕作、开沟、中耕培土等作业,可大幅度降低作业劳动强度[3]。
2.1.3灌溉设施。滴灌、喷灌等灌溉设施在温室的运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调节温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各种病虫害发生概率,避免漫灌带来的土壤养分流失、板结等问题,为作物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2.1.4杀菌驱虫设备。杀虫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毒害、无污染、效果显著等特点,是替代农药的首选,如柳林县购买大批杀虫灯,为提高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生产创造了条件。
2.1.5补光设备。北方冬季遭遇雨雪、大风、连阴等天气会导致温室大量减产,安装补光设备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为作物提供充足光照,能够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品质。
2.2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山西省在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设施耕整地、设施灌溉施肥、设施环境调控等主要环节机械化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18年,全省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0869.24hm2,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为34.85%,较2014年提高了5.12个百分点。其中设施耕整地机械化率、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设施灌溉施肥机械化率、设施环境调控机械化率、设施采运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7.64%、22.56%、49.16%、32.6%、0.59%,为持续推动全省设施农业高效、优质、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山西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
设施农业机械化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农业整体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除设施耕整地、设施灌溉、机械卷帘等方面机械化发展较好外,设施种植、设施环境调控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设施采运、植保施肥环节是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基本上完全靠人工作业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应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在温室种植的主要环节开展农机具技术攻关,适度提高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补贴力度,强力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3.2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以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例,生产作业人员以50~60岁为主,人工费80元/d左右(城郊区域工费相对偏高),年用工成本约为1.5×104~2×104元,年生产资料投入成本约0.5×104~1×104元,总收入约4×104~5×104元,剔除各种生产成本,年纯收入在1×104~2×104元左右。综合市场行情、病虫害等因素,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培育设施农业种养加专业队伍,并将设施农业纳入农险范围,降低种养风险,从整体上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3.3农产品绿色产品认证渠道不畅通
实际生产中,采用物理方法较常规打药生产的蔬菜水果更优质、绿色、安全,生产成本也偏高,但由于绿色产品认证渠道不畅通,只能与常规打药生产出来的蔬菜水果同等价格销售。为提高产出效益,农民放弃使用高成本的物理方法防控病害,而是采用频繁盲目打农药的方法解决病虫害问题,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山西省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农产品质量认证力度和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持续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晋农机计字[2017]2号).
[2]山西农机统计年鉴[R].2014.
[3]陈江虎.浅析微耕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
作者:王杰 单位: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