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思路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且正向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河西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河西地区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思路;河西地区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等,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土地资源紧缺,适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面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队伍萎缩、农民增收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首先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20世纪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地区出现;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并很快得到推广,地膜覆盖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达210万hm2。目前我国设施装备不仅应用于园艺作物,也广泛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河西地区的设施农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试验示范,到9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2000年以后温室数量开始急速增加。从刚起步的蔬菜育苗,发展到辣椒、番茄、黄瓜等蔬菜产业,再扩展到西瓜、草莓等水果产业及温室养殖等畜牧业。随着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基地经营模式,正向现代化农业模式逐步发展。
2河西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瓶颈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导致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目前河西地区经营少量耕地的农户为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由散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难以达到先进水平,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2人力资源
目前,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许多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科技知识的储备不足,导致农民不易接受新管理模式、新技术手段、新设备使用及新的经营理念,一些老年农民依然凭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不能很好地被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
2.3产销衔接
河西地区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很多农产品外销只能依靠少数农民经纪人联系外地客商来收购,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影响了农产品外销,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4设施农业规模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目前河西地区设施农业基本上还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个人无力投入高额资金发展更好的设施农业,若扩大生产规模仍会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等问题,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缓慢。
2.5设施技术研究
河西地区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慢,技术研究与生产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目前设施农业发展主要有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在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设施农业的技术研究发展很快。今后我们应大力开展自主研发,推广、完善适合本地的设施类型及栽培技术。
3河西地区设施农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3.1提高对设施农业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河西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本地区大力推进适合发展的设施农业模式。
3.2加强农业生产队伍素质的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生产和开发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必须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河西地区设施农业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
3.3扶持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连片成规模、规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设施农业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使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促进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目前,土地流转政策允许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得到转让的农户或经济组织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基地化、农场化集中管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3.4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引导具有相同产品、相同利益、相同市场地位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使其健康积极运行,创造更高的农业效益。
3.5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加快温室节能高效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先进农业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开展有效的栽培技术培训工作,改传统的集中培训为现场指导,改大喇叭宣传为外出实地观摩,把农业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切实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3.6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良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设施农业产品种类多、品种丰富、栽培模式复杂、种植方式灵活等特点,加大推广力度,把设施、品种、技术及栽培方式、种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同一品种可以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中小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一系列方式在同一地区分批播种,分批收获,分批上市,避免一次上市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和节水栽培等无公害生产技术,扩大设施蔬菜规模,以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5~9.
[3]刘会想,孙国兴,巩前文.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与趋势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8~22.
[4]孙振.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J].山西农业科学,2009,(9):84~87.
蒋宏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