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土传病害防治经验探索
1轮作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影响
现实情况可以证明,轮作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土壤传播,且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性。尤其是葫芦科、或茄科的作物,若与豆科作物或十字花科的作物进行轮作,效果较其他作物更加显著。其中十字花科作物在轮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若与葱蒜或韭类蔬菜进行轮作,效果也相当不错。
2选择抗性高的品种或利用嫁接技术预防病虫害
若想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应优选具有高抗病性、高产量的优质品种,这样既可以防治土传病害,也可以保证土地产量,可谓是经济适用。此外,利用嫁接技术,也可以对根系病害达到有效的防治。如选择根系粗壮、对根腐病或根结线虫病具有高抗性的相关品种,将其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土传病害。常见的嫁接方案有:黑、白籽南瓜与黄瓜嫁接、托鲁巴姆与茄子嫁接,等等。
3清除作物病残植株
将发病的植株拔除后带出棚室外面,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
4将测土配方施肥这项技术进行推广
对土壤与作物进行检测与试验,根据其需求制定合理配方,并进行针对性的施肥,使土壤营养与作物达到平衡状态。在适当时机可以增补磷钾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造成作物抗病性受到干扰。
5土壤消毒处理
阜蒙县自2009年开始,在伊吗图等乡镇建立土传病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采取应用98%垄鑫微粒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以及2%武夷霉素水剂进行防治土传病害示范,结果证明防治效果很好,棚菜生产土传病害得到了有效抑制,使我县的蔬菜保护地生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以2013年为例,以我县的伊吗图庄家店村作为试点,选择了7户做为示范户,其下20个大棚全部种植茄类作物。所使用的土传病害防治药物为垄鑫微粒剂,防治面积覆盖了20亩大棚,每亩使用剂量为30kg。随后进行两次调查,所有大棚的作物均有着极好的长势。调查人员将调查时说收集的相关影响制作成调查资料递交给省植保站的测防科室。对比作物长势与产量发现:垄鑫杀草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于根腐病、疫病以及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具有相当强力的抑制作用,平均每一百棵植株中仅有不到一棵发病。测量大棚的茄子产量,有如下两种情况:情况1:使用98%的垄鑫以35g/m2进行土壤处理,亩产量最终为8948.5kg,比未施药时增产了8%左右;情况2:使用98%的垄鑫以35g/m2进行土壤处理,并进行带药定植,最终亩产量为9681kg,比未施药时增产了24.6%。7个示范户平均下来,增产率约为15-20%,并且,最重要的防治效果居然高达100%。同时,我们选择庄家店村的示范户之一―――张德会农户,进行大棚茄子(品种为黑神)进行了试验,使用1%的申嗪霉素悬浮剂进行土传病害的防治,即于清除根茬后进行浇水,保证浇透,然后使用申嗪霉素(剂量为3kg/亩)溶于水中进行喷洒,一周后进行做垄定植。随后进行了灌根试验,选择村内15个农户作申嗪霉素防治,覆盖面积面积为15亩。再进行调查,通过两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有喷洒申嗪霉素的大棚,其茄子的植株具有非常好的长势,土传病害几乎做到了完全的防治。另外,2009-2010年这整整一年,我们又选择了同村农户田志明的茄子大棚(品种为布利塔)另外选用了2%武夷霉素水剂进行了防治试验,配比分别为300倍和500倍,根据随后三次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2%武夷霉素与1%申嗪霉素水与防治土传病害、保证作物长势方面均具有近乎100%的效果。据统计我县土传病害试验同有超过一千人参与到培训之中,本试验极大地推动了阜蒙县对作物土传病害的预防和整治,通过示范为农户们普及了对土传病害防控知识的认识。
作者:范业飞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植保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