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团场设施农业发展思考
1基本情况
一八六团地处边境一线,地理坐标东经85°36′46.6"~85°43′31”,北纬47°25′01.7"~47°35′39.6”,国家一类口岸――吉木乃口岸位于团部辖区。由于干旱、缺水、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无霜期短,团场土地面积小生产生产资料匮乏等因素已严重影响了团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持续增加。冬季漫长且风雪较大导致道路封堵,难以解决团场及口岸居民冬季鲜菜的市场供应问题。乌勒昆•乌拉斯图河是中哈界河,也是团场生产生活的唯一水源,近几年,界河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农业生产用水逐渐紧张,种植业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团场实施提出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的发展思路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的保证。
2发展现状
我团设施农业已由最初的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应用推广阶段,从2010年开始尝试高纬度高寒地区建设高效日光温室大棚,解决冬季职工吃菜难、吃菜贵问题,进一步依托口岸打造设施农业出口基地。通过三年的试验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当年见效,并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已建成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30座,2015年规划400座,预计2017年完成建设。
3存在的问题
我团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干旱等条件的制约,设施农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二是发展资金相对不足。投资大,银行贷款难,群众自筹难。三是科技服务滞后,新技术推广仍处于较低的层次,设施农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四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五是干旱、缺水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实施农业发展。六是干部职工对发展设施农业认识不足,市场化经营前景不明朗。
4对策建议
设施农业的发展要围绕“一个核心”,加快“两个转变”,树立“三种意识”,实现“四个增效”强化“五项措施”,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1)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这一核心。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我团的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在基础设施、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导向作用,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优化结构、形成规模、提升效益,强力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2)加快“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思维定势,树立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3)树立“三种意识”。即树立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树立科技意识:一要稳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在工资福利待遇、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引导他们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要加强培训工作,积极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利用黑龙江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我团指导、讲授;三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树立市场意识:一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和行为准则,在占据本地市场的同时,把眼光放在外地市场的开拓上;二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三要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培育贮藏保鲜和运销大户,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与连通。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要抓好产品的销售,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发展“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实现“四个增效”。即:设施增效、节水增效、技术增效和品种增效,归根结底要实现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设施增效包括分区域设计新型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结构,改造现有设施大棚的后墙体,配套保温防寒措施,及时揭放保温覆盖物等;节水增效包括推广节水灌溉、膜下滴灌等;技术增效包括集约化育苗、农艺管理、科学施肥、推广有机肥料快速腐熟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无土栽培技术,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等;品种增效包括引进筛选和推广适合我团光照等气候和生产特点的设施蔬菜、瓜果品种,合理配置种植茬口等。
5)强化“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要在团部地区充分利用地势平坦、配套设施齐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优势,以土壤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吉布公路两侧为重点,集中建立园区,走园区辐射带动的路子;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日光温室,主攻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设施花卉生产;三要在设施农业建设过程中,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设施农业总面积的70%,设施水果、设施花卉总面积达到30%;四要在二连、六连地区主要发展观光设施农业,种植礼品蔬菜、礼品瓜果;五要结合六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主攻舍饲养殖和经果林建设,大力推广“林草畜”综合发展模式。二是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要结合团五届四次职代会和师、团设施农业政策文件精神,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在资金、技术上支持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自愿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三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坚持“团场投入为导向、职工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在确保全团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农牧、财政、科技、扶贫、水利、发改、交通、电力、金融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形成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合力。四是强化科技支撑,确保质量:加强科教兴农和科技培训工作,积极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菜农进行指导,抽调技术人员下乡包村蹲点指导设施农业建设,蹲点承包抓好技术服务,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种植、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冻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的培训。五是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按照一个产业、一套方案、一套班子的原则,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各相关部门也成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真正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我市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工作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把设施农业抓紧抓好。
作者:贺笃银 单位: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农业科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