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设施农业论文 > 朔州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朔州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7 18:59:00人气:327

一、朔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底,朔州市共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0.4万hm2。两年来新增设施农业面积相当于过去20年发展设施农业总和的2倍,产量50多万t,产值20多亿元,每0.067hm2纯收入2万~3万元,花卉、食用菌达到了10万多元,高的达到了20多万元。设施结构为日光温室、移动大棚、中小拱棚并举,并且由单棚向多棚、近郊向远郊、平川向山地丘陵、水地向旱地、小型向大型发展;种植品种已由过去的单一种菜拓展为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山野菜、西甜瓜、特种苗木等所有适宜设施栽培的作物;栽培模式既有提早、延晚栽培,又有反季、越夏栽培,实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设施农业已成为朔州市抗灾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为农村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地、就近创业增收的机会,全市有6万多劳动力在设施农业上就业,设施农业已成为朔州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朔州市将每年新增设施农业0.27万hm2,户均0.067hm2温室,设施农业为农民提供的纯收入要达到4000元。

二、存在问题

1.设施设计建造不规范

朔州市设施农业的设计、建造、施工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设施构型五花八门,脊高、跨度等参数设计不规范、不合理,性能差,产量效益不高。一些地方盲目追求设施大型化,导致温室抗风雪灾害能力弱,生产安全隐患大。

2.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全市建造日光温室平均造价为4万~6万元/0.067hm2;建造大棚需6000~15000元/0.067hm2,而政府补贴和小额贷款额度较小,加之发展设施农业的水、电、路以及温室大棚建造等前期投入资金数额较大,农户的资金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3.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设施农业的科研开发、技术及设施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综合服务等财政投入甚微,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相比差距太大,且多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补贴,忽视技术推广服务等软件投入,品种、技术和人才贮备不够,导致优质品种和先进的设施生产技术得不到及时示范和推广,许多地方的农民仍在自行传播一些过时的设施和技术,专业技术缺乏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设施档次较低

朔州市设施农业装备档次较低,高档次、设施环境可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设施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谈不上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的有效调控,一旦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即受严重冲击,生产没有保障。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技术,大多还是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特别是设施农业标准化程度低,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而且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管理总体水平较低,不能为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证。

5.技术水平不高

设施农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生产活动,尤其是近几年,设施栽培不断创新发展,许多先进科技成果却未得到迅速转化,育苗技术、节水灌溉、CO2气肥、防虫网、遮阳网、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等技术仍未大面积普及。在设施栽培中,茬口安排雷同,导致阶段性产品供给过多,价格上不去,效益减小。

6.专业技术人员不多

朔州市由于设施农业起步迟、发展慢,设施农业技术人员不多,专业素质偏低,知识老化,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开发型人才,现有技术人员大多从外地聘请,对朔州市土壤、气候、病虫害发生等情况不熟悉,一旦有突发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

7.无公害产品少,品牌缺乏

设施蔬菜的生产仍是以大路品种为主,蔬菜品种结构趋同。农户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普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出,设施蔬菜中药物残留令人担忧,无公害蔬菜少,品牌产品缺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8.设施装备水平不高

设施遮阳降温、防寒保温、灌溉施肥等装备缺乏,机械化程度低,日常管理如揭盖草苫、放风闭风、浇水、施肥、打药等,基本上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科技推广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设施农业是科技密集型产业,政府应建立综合型的设施农业试验研究基地,加大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创新示范基地,重点研究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适合不同特点的设施设备、制定设施农业建造标准,水、肥、光、热、湿度等科学利用和监测控制技术、病虫害环保型综合防治技术、不同作物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生产不同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在试验基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设施专有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综合高效棚室结构、多功能防雾滴棚膜、膜下暗灌(滴灌)、水肥一体化、防虫网阻隔和黄(蓝)板诱杀防虫、连作障碍防治等新品种、新技术,定期召集设施农业科技示范户、技术员和种植大户,召开设施农业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会,及时解决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设施农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引领。

2.加强技术培训,实行技能鉴定

设施农业技术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技术、设备应用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管理营销技术等。为实现每年0.27万hm2设施农业跨越式发展,朔州市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对设施农业种植户、科技示范户、技术员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外出考察学习。还要对符合条件的设施蔬菜园艺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并颁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技能鉴定证,保证每新发展2.01hm2设施蔬菜配备一名园艺工,每个6.67hm2以上园区至少配备3~5名园艺工,市县两级财政要对持证的园艺工给予一定的补贴,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

实行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每年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创建5~10个市级设施蔬菜标准园,4个平川县区,每县选择13.4hm2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2个;2个山区县,每县选择6.67hm2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1个,进行标准化建设,主要为日光温室标准园和大中小棚标准园,重点承担区域内日光温室、移动大棚、拱棚和网棚等设施模式的示范建设,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推进蔬菜标准园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

4.加快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

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首先要解决蔬菜育苗的专业化和现代化问题。育苗是设施生产的关键环节,集约化育苗技术,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使幼苗集中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效、成批量而又稳定成苗的一种现代育苗方式。据测算,通过穴盘育苗的移栽的蔬菜不需缓苗,且生长健壮、病虫害少、产量高,与普通育苗相比,每0.067hm2增收节支800多元,经济效益显著。每县区按照本地设施规模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并配套农业机械、运输车和检测设备及附属设施。对集约化种苗生产企业,市财政每株种苗给予一定补助,积极推动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以适应设施农业跨越式发展发展的需要。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