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设施农业论文 > 设施农业建设状况与化解途径

设施农业建设状况与化解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08 15:38:00人气:372

本文作者:赵孟龙 单位:临安市农业局

近年来,临安市立足山多地少的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打造大都市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设施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设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加快推进。

1临安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受制于耕地数量和地理条件,农业基地的规模偏小,影响了设施农业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临安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丘陵田地分散,集中连片的耕地稀缺,农业基地建设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面积和规模达不到项目建设要求和补助条件,而失去提升档次和壮大实力的机会。

二是受制于资金和技术,农户专业化程度低,经济实力较弱,影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临安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总体素质不高,农田基本条件较差,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设施农业比例很小,大棚设施中钢架大棚、连栋大棚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总体建设水平偏低。

三是受制于“小农”意识和分散经营,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影响了设施农业的规划布局。山区农民多数将承包土地作为“口粮田”,流转土地的意愿不强。而且田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繁多,特别是竹笋种植面积较大,不利于形成统一的规划布局和规模经营。

四是受制于“龙头”不强,没有真正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临安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组织和带动能力不明显,有品牌、有竞争力、有技术含量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处于初级状态,管理上还没有完全规范化,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

2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是抓规划引导。按照“区域化布局、集聚化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在临安市的“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发展设施农业已被列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农业设施基地面积将达到3万亩以上,规模化设施养殖比重提高到85%以上。在“两区”建设规划中,农田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生产技术装备等农业设施将作为主要建设指标,以全面推进“两区”综合设施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二是抓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大棚设施、微蓄微灌、畜禽养殖设施,扩大设施化生产,鼓励利用非耕地和质量提升难度较大的农田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发展钢架大棚、多功能养殖温室、连栋大棚、环境监控和检测、喷滴灌设施、基质栽培、病虫害防治、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采后商品化包装分级、储藏保鲜、主要养殖环节设施等,促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技术升级,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积极引导发展小型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割灌机、山核桃脱壳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是抓政策激励。在市政府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资金整合、项目带动、配套保障等多项政策措施支持设施农业建设,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优化配置,重点向设施农业建设倾斜。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中,将进一步明确设施农业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政策上将进一步保障设施项目建设。

四是抓服务保障。切实做好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安排农技人员与设施农业基地“捆绑式”结对,提供全程综合服务。积极做好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土地置换和流转,促进设施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做好市场营销服务,培育和规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降低农民投入设施农业的风险。

3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导。同时,要在现有的政策扶持基础上,建议设立设施农业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规模化设施农牧业基地建设。

二是要进一步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在土地的使用上,对规划建设的设施农业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优先安排设施农业所需的生产用房等土地,保障设施农业发展;在土地流转上,鼓励农户将土地向经营能手、龙头企业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在投入上,开展农业招商,吸引工商资本投资设施农业开发,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向设施农业集聚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在完善产业化经营上,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设施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要把发展设施农业列为农业农村工作业绩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出台专门的考核奖励办法,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评估,确保上下合力,统筹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