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人工繁殖中的网箱养殖技术
摘要:本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黄颡鱼人工催产、授精、鱼苗孵化、网箱培育环境、网箱设计、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等技术,为黄颡鱼人工繁殖及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人工繁殖;网箱;养殖技术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又名黄骨鱼,黄刺骨等,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该鱼体呈黄色,口大,眼小,无鳞,体长,胸鳍有硬刺,肉味鲜美,鱼肉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1-2]。该鱼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近年来,国内对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苗种培育、疾病防治、饲料配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对近年来黄颡鱼人工繁殖、网箱养殖技术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黄颡鱼人工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人工繁殖
王昌辉[4]以A型、B型、LRH-A2激素为催产剂,使用二次注射法催产黄颡鱼,催产剂量为四大家鱼的2.0~2.5倍,待黄颡鱼产卵时,以自然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并在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闫玉华[5]以棕榈树皮制成的鱼巢搜集黄颡鱼的受精卵,并将带有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要求孵化池配有充氧设备,水质清新,孵化用水入池前先过滤,同时降低池内光线,避免鱼苗过于集中而导致局部缺氧。冯鹏霏等[6]以地欧酮(DOM)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为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全雄黄颡鱼,待雌雄亲鱼产卵时,以半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即将雄鱼精巢取出一小块研磨后稀释,加入到事先盛放有卵子的盆中,用羽毛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最后倒入装有黄泥浆水的脱黏器进行受精卵脱黏操作。
2网箱养殖
1)水域条件。①网箱设置在水面开阔的水域,要求水位稳定,底部平坦,常年水深4m以上,流速在0.2m/s以下的微流水,可设在水库、湖泊、江河与深水池塘[7];②水质清新、无污染,上游不能有化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8];③交通便利,便于饲料、商品鱼运输,距离主干道2km左右,避免噪声干扰黄颡鱼;④透明度1.0m左右,溶氧5mg/L以上,pH值6.5~7.8,氨氮含量低于0.05mg/L,亚硝酸盐低于0.02mg/L。2)网箱结构与设置。丁玉珍[9]以3×3线编织的聚乙烯网片缝合出网衣,网眼直径1~2cm,用镀锌钢管制作成框架,网衣与框架构成双层全封闭网箱,网箱规格为20m×4.5m×2m,网箱没入水中1.5m,露出水面0.5m,以砖块作沉子。网箱顺流“一”字形排列,箱与箱间隔0.8~1.0m,排与排间隔10~12m。黄生[8]采用与丁玉珍一样的网衣制作材料,亦采用双层全封闭网箱,网箱规格为3m×3m×3m,网眼直径1.5~3.0cm,网箱支架为带皮毛竹制成的四方形漂架。网箱安装10箱1排,每排由聚乙烯钢绳串联起来,每排两端各有一10kg铁锚固定,箱间距1m,排间距5m。这2种网箱适合大水面或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3)鱼种选择及放养密度的调整。选择灰黄色,规格一致,活动力强,体表光滑的鱼种。吴长春[10]研究表明,以400尾/m2的放养密度放养8g的黄颡鱼种时,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快的生长速度。当放养规格达20g时,放养密度设为150尾/m2;放养规格达50g时,放养密度为70尾/m2,且鱼种下网前要用3%的食盐水浸泡10min,网箱要经过池水或库水浸泡1周,变得光滑、不伤鱼时才可放鱼种[7-8]。4)饲养管理。饲养阶段,根据黄颡鱼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黄颡鱼浮性饲料,每天投喂3~4次,每天投饲量为鱼苗总体重的3%~5%,根据天气调整投喂量[11]。浮性饲料主要成分有鱼粉、血粉、肉骨粉、豆粕与饲料添加剂等,养殖前期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达40%,养殖后期饲料蛋白质含量降至30%,以节省成本,饲料脂肪含量在6%左右即可[11]。每天测定2次水温,每周测定1次溶解氧,每天巡网检查,观察鱼情,定期补网、清洗网箱及更换网衣,保持网孔畅通,箱体内水质清洁,发现病鱼立即隔离检查[12]。黄颡鱼怕阳光直射,喜弱光,可在箱内种植浮萍等水生植物,或者在箱盖上覆盖太阳网,覆盖面积达网箱面积1/2以上。5)鱼病防治。黄颡鱼越冬后易得腐皮病,洪水过后进入各类疾病易发期,这2个时段要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主要采用漂白粉挂袋和定期泼撒生石灰的方法预防疾病,注意在治疗黄颡鱼寄生虫病时,要先杀虫后杀菌,彻底消灭病原体[12]。袁春华等[13]使用复方新诺明拌药饵杀菌的方式预防黄颡鱼疾病,同时使用中草药挂袋的方式预防车轮虫、指环虫的侵袭。黄颡鱼为无鳞鱼,治疗其寄生虫病时须谨慎使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等杀虫药。
参考文献
[1]廖宏斌,刘卫达.膨化饲料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J].养殖与饲料,2008(6):96-97.
[2]胡火庚,欧阳敏,刘广根,等.3种配合饲料网箱养殖黄颡鱼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4,16(3):35-38.
[3]李明峰.黄颡鱼生物学研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2010,25(9):16-22.
[4]王昌辉.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Z1):103-105.
[5]闫玉华.黄颡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探讨[J].渔业致富指南,2013(8):44-46.
[6]冯鹏霏,吕敏,卢小花,等.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5(11):8-9.
[7]徐颖.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要点[J].农业装备技术,2015,41(3):31.
[8]黄生.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4(3):27-28.
[9]丁玉珍.大水面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9):36-37.
[10]吴长春.不同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瓦氏黄颡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J].科学养鱼,2016(7):36.
[11]余健,李建.黄颡鱼池塘网箱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7(3):43-44.
[12]梁利芳,陈炎超,黎灿宁.全雄黄颡鱼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6(12):40-41.
[13]袁春华,方思宸,焦保平,等.网箱养殖黄颡鱼高产高效试验[J].河南农业,2013(8):52.
陈涛 南宁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