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摘要:目前,畜牧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结构、安全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经营理念和模式的改变。人们对纯天然绿色安全肉食品的需求,使种草养畜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种草养畜模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义
1种草养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生产实践表明,种草养畜模式对土地生态建设、土壤改良、环境改善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退耕还林还草,在云南地区实行种草养畜,无论是对地方生态环境改善,还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牧草种植与畜牧养殖是当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实行种草养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牧草、畜禽的作用,将种草、养畜、土地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同共生的良好态势,从而促进种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2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共同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补充与完善的作用。人工种植牧草,能够有效缓解土地沙化现象,同时减少水土流失。1.3种植牧草还能促进土地等自然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使光、热、水、肥、空气等实现更好地利用和更高效的转化。1.4发展种草养畜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云南地区发展种草养畜,有利于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牧草是养畜的主要饲料,其具有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优点,适合于马、牛、羊、猪等多种动物的养殖。实践表明,用新鲜牧草饲喂的奶牛,其产奶量显著提高,约为普通玉米秸秆饲喂的1.3倍左右。同时,长期饲喂牧草的牛、羊、猪等动物在生长增重方面,也较为突出,长速较快,增重明显,疾病率也相对较低,这对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无疑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云南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云南省畜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畜牧业生产成本高,养殖收入增长速率低于养殖成本增长速率;(2)牲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养殖成本高,效益低下;(3)养殖分散,多为散户养殖,规模较小,呈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情况。
3云南省发展种草养畜的建议
3.1坚持适度规模,打造优势产业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生产出大量的畜产品,才能提高畜牧养殖效益。但受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的制约,在云南地区实施种草养畜,不能毫无节制地盲目扩大规模,进而引发超牧问题。要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3.2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产品畜产品的竞争,除了与生产规模联系密切外,还与品牌息息相关。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优产品,是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为此,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进行市场开拓时,要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3.3种植适宜牧草,做好饲料生产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牧草种类繁多,在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畜禽养殖中所适用的牧草品种也有所不同。对此,养殖户要结合云南地区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特点以及所饲养的畜禽种类、特点等合理筛选所要种植的牧草品种,生产出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的饲草,提高畜牧养殖效益。3.4强化技术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发展种草养畜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对此,应当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使其意识到该举措是提高农民收入与增加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特别是在疾病防治方面,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严格控制各种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在牧草种植方面,也要加强技术指导,例如在牧草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加工贮藏、收获运输等各环节、各方面,都要给予农牧民以技术指导,从而助其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张顺成.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勉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5.
[2]刘晓光,等.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作者:张登应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江底镇畜牧兽医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