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探究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18 04:15:00人气:323

摘要: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是维系贫困地区农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采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分析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从政策扶持、市场工具运用和经营元素组合3个层面探讨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机制,以期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连片特困区;农业产业链;农业

贵州省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国家划定了14块连片特困区中,贵州省包含了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连片特困区域,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贵州省精准扶贫面临着现实挑战。当前,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是提升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形成扶贫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维持产业链稳定则对贵州省特困地区农业产业链构建有着关键性作用。农业产业链是多个经营主体通过利益机制连接成的综合经营体系,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产业链处于动态调整中。由于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属于经济后发展地区,农业资本存量低、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突出,因此农业产业链存在着多元化的不稳定因素。构建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对于促进贵州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农户增收成效机制尤为关键。

一、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贵州省是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的省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品质下降,农业收益直线下跌,农业再生产投入不足,进而使农业产业链发生断裂;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农用设施或农户生活设施发生损毁,农业生产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撑,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开展。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培育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因此农业专有资产的投资不可或缺。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政府加大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专用性资产存量。但是,在自然灾害的冲击下,农作物会严重减产,农业设施也容易发生损毁,农业生产经营的再循环难以持续,进而使农业产业链发生断裂。

(二)市场波动

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影响最直接的是农产品价格波动。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价格波动也是影响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市场机制传导使产出和收益发生变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业经营主体往往根据上一期农产品价格决定生产规模,当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农户来不及对市场信号做反应,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失去稳定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供给也要相应地作出调整。就农产品市场而言,传统的以粮食产品为主要类别的已经供大于求,但特色农产品、天然、绿色有机农产品却具备较强的需求潜力。然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在产业链的消费端出现调整,而供给端没有变化,也容易造成农业系统性风险,使农业产业链发生断裂。

(三)利益联结

在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贵州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多采用公司加农户,或者公司加合作组织加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这种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农户接受技术指导进程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农户形成稳定的销售市场,减少农业经营风险。在双方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达成的契约具备完整性,双方能对所有的环节和风险进行预期安排,产业链中各经营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契约中能充分体现,农业经营利益在产业链各环节分配合理,农业产业链可以持续性发展。但是,完整的契约模式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难以存在。一方面,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的分工群体对其他领域信息掌握是不完全的,在产业链上农户、供应商、龙头企业、经销商这些不同的群体掌握着不同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是常态;另一方面,贵州省龙头企业多为外生龙头企业,农户和企业间并未构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政府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政策发生变更而使农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的情况。在精准扶贫中,政府在产业、财政、金融、土地及民政等方面的政策输入,是助推农户脱贫解困的基本途径。但是,政府政策有零和博弈性及滞后性的特点,在不可预期因素的作用下,政府政策的实施可能存在风险。即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调整农业发展相关的金融、土地、财政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出台的意图在于促进农业发展,但是在贫困地区实施时,因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性,政策变革可能带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进而形成政策性风险。同时,政策的不可持续也是导致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在扶贫进程中,可能因为财政、人力、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扶贫产业项目不能持续,而先前的投资已经形成农业专用型资产,后续投资乏力会形成农业经营风险。

二、农业产业链稳定性机制构建

机制一词可以解析为在事物各组成部分客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使各部分的关系更为协调,事物的效能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根据机制内涵的推演,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指协调农业产业链系统内各环节关系,维系农业产业链平稳发展的组织运行模式。依据供应链理论,可以从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市场工具运用和农业经营元素组合3个层面,探讨构建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机制。

(一)政府政策扶持与农业产业链稳定性

1.完善贵州省贫困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的规模、品种、质量标准都要以市场反馈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实现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策,介绍农业经营的市场风险。对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贵州省贫困地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减少无宽带服务区域。同时,打造区域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农民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农民信息技术水平培训,抓好针对农民的信息服务。

2.加强山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保障

政府要建立专项性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资金的使用途径,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基础性、长期性的农业设施工程,在精准扶贫进程中,要保证对农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能够保持持续性。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区易发自然灾害,一直是造成贵州贫困地区农业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贵州省贫困地区要把加强防灾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保障,增强贵州省贫困地区的减灾防灾能力。

3.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针对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滞后、抗风险能力差、农户资本实力弱的特点,积极探索实施农用资料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产品差价补贴、保护价收购等农业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资料补贴从供给端保障农业生产的有效开展,确保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差价补贴和保护价收购从消费端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农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再循环能够顺利开展。

(二)市场工具运用与农业产业链稳定性

1.探讨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化解农业经营的市场风险

针对贫困地区农业市场风险高发的态势,贫困地区可以探讨采用农产品期货、农产品期权、天气衍生品等市场工具来有效化解农业经营的市场风险,维系农业经营体系的稳定性。对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农产品,贵州省贫困地区可以探索引入期货公司,通过与期货公司订立契约,采取保护价的形式保障未来收购农产品的价格,减少因为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损失。而期权工具的应用则可以进一步保护农户的利益,农户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购买期权,在未来依据市场行情,农户既可以选择依期权合约交易,也可以选择放弃期权合约,进而农户可以依据市场行情选择利益最大化战略。

2.发展农业保险也是增强农业从产业链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由保险公司为其建立保险基金,当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各类约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而蒙受经济损失时,可以有保险公司来弥补农户的损失。在精准扶贫进程中,贵州省政府在完善农业自然风险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引导、支持保险公司不断创新保险产品,逐步发展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形式多样的保险产品组合,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的效用,促进贵州省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三)农业经营元素组合与农业产业链稳定性

1.依托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组合种植,提升农作物的产出效率

对贵州省农户而言,可以依托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通过不同农作物在种植空间、品种、时间上的组合,增强农作物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同时提升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在贵州省贫困山区一些世代沿袭下来的生物防治、间耕、轮作等多样性的生产技术,对这些优良的农业传统技术农业管理部门要算于总结,提炼其精华,在农业生产区域推广,增强农业防灾能力,减少农业化学污染;同时也可依托传统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天然的农产品,增强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保持契约关系的稳定性

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体系中,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其依赖于与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对此,贵州省一方面可以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在人才、资金、信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升级经营层次;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成长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内生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契约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引导外生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利润返流、二次分红、合作奖励等多元化的形式,使企业与农户间的契约关系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曾玉珍,穆月英.农业风险分类及风险管理工具适用性分析[J].经济经纬,2011(2):128-132.

[2]丁丽娜.承德市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战略思考[J].企业导报,2015(21):64,63.

柳一桥 贵州师范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