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农业现代化中期货市场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中期货市场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09 13:09:00人气:417

本文作者:秦敏花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不仅会影响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还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更要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功能,能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市场能够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期货市场发展迅猛,不仅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交易量不断增加,而且市场功能逐渐得到发挥,已初步具备服务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能力。

1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自成立至今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盲目发展(1993―1994年)、规范治理整顿(1994―1998年)等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期货市场逐渐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破。

1.1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目前,我国共有4家期货交易所,其中3家有农产品期货合约的交易。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中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总数达26种,其中农产品期货占了13种,见表1。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基本覆盖了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而且在某些品种上还形成了统一的上下游体系,如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豆油等品种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上下游体系。目前,在我国适合期货交易的大宗农产品大都上市交易了,从而为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了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

1.2交易量迅速增加

近年来,经过规范整顿的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活跃,从2001年开始,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的总交易量达313352.93万手,其中农产品期货各品种的交易量增长迅速。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1998―2002年期间,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的比重占到7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一些新品种如金属、化工类产品以及金融期货品种的上市及其迅速发展导致农产品期货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比重有所下降,但从绝对量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仍然增长迅速,见图1。

1.3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伴随着上市品种的增加及交易量的上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也逐步得到了发挥。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增强市场流动性,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各品种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杨晨辉、刘新梅、魏振祥(2011)等运用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对我国的玉米、白糖的期现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玉米和白糖的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相互引导的关系,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强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1]。就单个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现货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均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如200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大豆期货价格以及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的现货价格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2、0.9568、0.9039、0.9579,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大豆期货合约由于活跃度不足,所以其他地方大豆期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均相对偏弱,但即使如此,大连商品交易所(DCE)与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相关系数仍达0.8613,见表2。

1.4在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创造出了一些成功模式

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功能及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并受到重视。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如企业、合作组织甚至农户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加上交易所及期货公司的引导,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延津模式、大平模式、奥星模式、银丰模式等。综上所述,我国期货市场虽然在很多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了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2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二: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源动力。此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来实现的,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段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加大并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风险。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风险能够被规避,让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生产经营。期货市场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即期货市场能够报出某种商品一段时间的未来价格。其原因在于期货市场是一个集聚了众多买卖双方,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的竞价方式,在交易场所内自由交易的竞争市场。因此,交易所能把所有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信号因素都反映到期货市场内。和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是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产品供求状况。因此,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期货价格更好的调整其产品结构。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农业现代化的涵义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依照上述定义,现代农业大致有以下特征:①现代科技的应用;②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如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③现代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④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⑤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等。

2.1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营规模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等均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我国目前的超小规模经营从劳动生产率、新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等方面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会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地流转快速发展,但和非农就业率的迅速提高相比,目前的土地流转明显滞后,多数离土离乡的农民并不乐意流转所承包土地,且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户家庭的农地控制权偏好尚未得到本质性替代[3]。农地控制权偏好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得不到在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也无法享受户籍制度包含的各项社会福利[4]。多数学者是从土地流出者的角度去探讨土地流转问题的。但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有流出者,还有流入者,随着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制约土地流出者流转土地的因素会逐步缓解。对于土地流入者而言,是否流入土地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流入土地的成本和收益,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定,流入的土地不能用于非农业用途。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因此,土地流入者必须能够规避这些风险获得相应收益才愿意流入土地。期货市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土地流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规避价格变动风险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其扩大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安徽的庆发集团就靠着期货市场稳步扩大了经营规模。

2.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畜牧业等发展较快,但从人民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农业结构远没有达到合理或优化的程度。农牧、农林远没有实现有机结合,种植业的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我国农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5]。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而且和现货市场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预见性、权威性、公开性、连续性等特征,因此,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有意识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创造出了延津模式等。

2.3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组织形式是“企业+农户”,以后逐渐演变为“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这种机制,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进行了重新配置,保证了产销的顺利进行。但风险只是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发生了转移并没有消失,当出现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时就会使企业或农户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威胁到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若要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就需一种机制把风险转移出去,使风险能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而期货市场就提供了这种机制,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把价格变动风险转移给愿意承受风险的投机者,使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重新配置,从而保障了企业的稳健运行,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转。近年来,农业领域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让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6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万家左右,全国平均每两个行政村就有1家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经营范围狭窄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比如农资、农产品价格的大幅起落足以导致其倒闭或覆灭,这势必严重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而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期货市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通过期货市场转移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获得稳健的发展。

2.4培育新型农民

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经营主要依靠世代口口相传的经验,在人口流动性极小的熟人社会中连文字都成为多余的[6]。但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经营的。因此,农民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现代农民。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农民能够了解掌握农业经营的相关知识,诸如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国家的相关政策等,这无疑能够有力促进现代农民阶层的形成。

2.5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务工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应该看到,在农民总收入中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依然占很大比例。因此,如何稳定和提高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对提高农民收入依然意义重大。期货市场对提高农民收入作用表现在:首先,农民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引导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介入利润较高的产业提高收入水平;其次,通过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稳定收入水平;第三,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农民能够从中获得产业链的二次分配等收益。

3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分析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期货市场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作用的发挥。

3.1期货市场自身发展不充分

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依赖相关品种的上市交易,因此,品种创新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目前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见表1。在畜牧业、渔业、林果业以及农资等方面基本没有上市交易的产品。在已经上市的大宗农产品中,仅有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没有期权合约交易。这不仅影响着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使得这些领域的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范围和能力。

3.2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风险意识淡薄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及作用发挥的基础之一应是能够吸引广泛的生产经营者的参与。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7],导致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不愿或不能进入期货市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作为农产品重要经营者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风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另外还有一些体制因素的制约,使得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不会成为期货市场的主体。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虽然较强,但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人才等方面的约束,民营企业的参与也限于少数。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套期保值者不足。

3.3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不健全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户自身很难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被认为是适合于目前我国国情的,且在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但目前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主体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产业化中的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而农户大多处于弱势地位,这严重影响了这种模式的发展。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被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但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资金及人才均严重匮乏,所从事的领域非常有限,自身的运作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因此,在引导农民参与期货市场方面,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尚难担当重任。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并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及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从而可以极大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期货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市场自身发展水平低、人们对期货市场认知度不高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这些都制约着期货市场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更好的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建议实施以下对策:

①加快品种创新力度。继续推出新品种,如畜牧业的牛、猪、鸡等产品;果蔬业的苹果汁、橙汁等;林业的胶合板等;农资中的化肥,能规避自然风险的天气期货以及较为成熟品种的农产品期权等。

②着力培育套期保值者。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民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实行适当的优惠措施;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分配机制等。

③期货行业如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等应加强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对期货市场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理性的对待期货市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