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整农业产业论文
1建成立体种养园区
全乡以六家子村为重点,加强基地设施建设,园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激发农户大搞立体种养,集中连片打造立体种养园区。
2建成养殖小区
为进一步将奶牛养殖业做大做强,2009年投资363万元实施奶牛小区扩建工程,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建32户,总规模达到62户,这一项目有力拉动了亚东镇奶牛产业的发展。同时,投资50万元的集中挤奶厅土建工程已完工。2010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容纳肉牛100头,小区实行统一的管理、防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亚东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3.1以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原因
3.1.1担心赔本吃亏
不敢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亚东镇大部分农民仅仅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停留在“吃饭种田,种田吃饭”的低层次水平,在没有100%把握的情况下,农民不肯去冒险,宁可亏本也要种“老六样”、“老两茬”。还有的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抱有太高的期望值,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一调就灵,一调就富,结果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同时,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调整进程。
3.1.2不知道如何调整
首先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竞争越激烈,农业对科技依赖性就越强,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就难以把握市场变化规律,难以掌握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开展适销对路产品的营销活动。其次是部分农民市场决策水平不高。在农业生产中“跟着感觉走”,靠经验经营,农产品种植单一、质量不高,上市集中。再次是部分农民产业结构调整意识滞后,常常在根本没有把握市场总体运行趋势与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发展生产,结果是产品越多价格越低,总体效益呈现递减状态。一些乡镇干部缺乏市场观念和经济知识,对于如何调整心里没底,办法不多,甚至有些干部错误地认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民自己的事,调整的积极性不高。
3.1.3安于现状
不愿意调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农民有承穷受穷的思想,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担心调来调去没有成效。也有一些乡镇干部鉴于以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卖难”现象,求稳怕乱,宁可让农民在收入上受些损失,也不愿因调整惹出麻烦,致使一个个机遇擦肩而过。
3.2本次调整成功的经验
3.2.1紧抓机遇
在大政策环境中求发展本次调整,亚东镇抓住了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会,积极落实旗委旗政府的决策,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倾斜,所以效果突出。
3.2.2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经济本次调整,亚东镇跳出了以粮为主的单一圈子,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大农业,不仅围着市场转,而且迎着市场干。立足市场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认清了自己身边的土地、山场、气候和人才、资金、环境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真正找到了本地与市场的结合点。把握好了本地经济的特色,在支撑本乡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方面做文章,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3.2.3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搞好产前技术培训,把科技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每年利用农闲时节,以实施科教兴农工程为主要内容,对乡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相关产业适用技术培训。搞好产中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根据各产业不同生产环节技术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政策引导推动农民自觉使用科学技术,采取优先扶持使用新技术经营新产业的农户等措施,使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效益,从“政府要我调整”转变为“我要调整”。3.2.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协会,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奶牛小区的猎民村成立了猎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乡政府协调工商税务,提供场地房舍,加强科学管理,形成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3.2.5注重典型示范
发挥农业生产致富典型的辐射作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亚东镇培养出了一批致富典型,如东兴村种养大户王玉荣、六家子村栾久泉等,他们的致富事迹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亚东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4.1解放思想
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调整就没有出路,实现基础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同时,也要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种什么和种多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加快调整,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4.2树立两种意识
4.2.1树立经营意识
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账、效益账,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调整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壮大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2树立风险意识
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盈亏,努力规避风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采取农业结构调整参保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的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4.3从简单生产和出卖资源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亚东镇奶牛养殖已具规模,但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要着力引导经济能人依托本乡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努力实现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4.4农业产业化由政府推动为主向
由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为主发展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化,必须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政府要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培养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运行,完善各类协会章程,引导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关系,树立有偿服务观念,树立协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共存共荣,互利协作,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丛培军 李淑芳 耿福文 王晓辉 单位:阿荣旗亚东镇农业服务中心 阿荣旗农广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