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农业产业主体进展方式研讨

农业产业主体进展方式研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9 11:22:00人气:295

本文作者:周晗、姚国强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经济局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大力实施农业产业主体提升工程,形成了龙头带动型、社会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家庭农场型、主体联合型等5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1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底,嘉兴市秀洲区有各类农业产业主体232家,年总产值超20亿元,实现利税0.79亿元;连结基地1.59万hm2,带动农户面超过60%。据不完全统计,产业主体共有职工5898人,工资总额1.77亿元,人均年工资3万。农业产业主体显现了明显的特点: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和档次提升。全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3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3家,超5000万元的3家,超3000万元企业11家。二是专业合作社营销和带动能力增强。全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1家,市级示范性16家,经营服务面积1.08万hm2,社员通过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比例在85%以上。三是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转型升级。全区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园1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0家。四是新型农业主体快速发展。新发展家庭农场59家,如东兴生态农场、天禾生态农场、李强生态农场、绿波岛农场等一批家庭农场孕育而生。

2主要模式

2.1龙头带动型

即龙头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也是目前秀洲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嘉兴市乐丰年食品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运行模式,与农户签订莲藕种植订单,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及公司深加工的要求合理安排种植,实现农产品在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增值,带动当地600多户农户种植80hm2多莲藕。嘉兴市油车港镇杨溪生态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社员”的有效管理运作机制,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经过多年发展,社员发展到115户,养殖面积达246hm2多,养殖中华鳖65万只,每年创造产值5000万元以上。

2.2社会服务型

2.2.1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

随着嘉兴市秀洲区农村土地集中流转的加快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出现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农业“用工荒”。王店镇南梅村成立的爱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全村40%以上的农户、近80%承包田托管给了爱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做好水稻、油菜、大麦等作物育秧、插秧、植保、收割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劳动力转移后田谁来管的问题。2011年南梅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9.3万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9.7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从此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新塍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化装备齐全的优势,推出了农机作业套餐式服务,农户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农活以套餐形式委托给合作社,双方签订合同,形成托管关系,合作社根据作物生长各个阶段不同的作业内容,提供相应的机械化作业服务。这一套餐式服务模式的推广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2011年桑乐合作社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年利润达到60万元。

2.2.2合作社联户担保模式

王江泾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针对外来水产养殖户资金需求较大,融资困难等问题,联合浙江禾城农村合作银行王江泾支行推出“合作社担保”的贷款担保新模式。合作社利用入股的50万元注册资金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合作社作为保证人与债权人。当债务人(养殖户)不能履行债务时,合作社承担连带责任。合作社对社员股金1000元以上的提供担保,社员的入社股金作为借款的风险保证金,优先受偿,并由2~3户社员作为第2保证人,与第1保证人(合作社)签订保证合同,承担保证责任。贷款担保额度一般在1万~30万元,累计不超过风险保证金的10倍,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经营饲料的上浮20%,7年来合作社共担保贷款金额达4300万元,还贷率达到100%。联户担保模式解决了养殖户的生产资金需求,受到了广泛欢迎,也为渔业生产发展和主体培育作出了贡献。

2.3市场营销型

2.3.1营销型合作社模式

油车港镇秀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嘉兴市首家营销、直销型农产品配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已通过市政府“三放心”工程和“菜篮子”工程的认可,与全市15所学校、19家酒店、6家企业等4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农产品配送关系。2011年秀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帮助嘉兴市秀洲区近十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打包销售畜禽、水产、蔬菜等各类农产品达1800万元。

2.3.2连锁经营模式

由嘉兴市秀洲区供销合作总社(农合联)投资组建的嘉兴新洲农产品有限公司设有嘉兴市秀洲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4个分中心,已逐步形成以秀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为品牌总店,各分中心和加盟店为分店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展销中心已经吸引全区4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驻,汇集了秀洲和嘉兴各地300多种品牌农产品,2011年营销总额达1000万元。

2.3.3电子商务模式

嘉兴中国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采用互联网技术,融合高科技的现代流通和现代物流服务内容,全面改变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和交易流程,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和新型的交易方式,将嘉兴农产品贸易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网络营销模式,逐步解决农产品供求不平衡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同时依靠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建立起以网上贸易为主,彰显嘉兴特色的方便、安全、快捷的农产品网上市场。目前入网企业已近200家,展示销售产品种类和品牌超过2000多种。

2.3.4“农超对接”模式

嘉兴市聚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农超对接”,以福特甜薯为主打品牌,与沃尔玛、大润发、麦德龙、农工商等100多家知名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全区优质瓜果蔬菜进入超市搭建平台,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降低流通成本20%~30%。2010年公司年销往沪杭苏等大型超市各类农产品3000t,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

2.4家庭农场型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为劳动对象,以高效的劳动、商业化的资本和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家庭农场模式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2010年以来,秀洲区通过积极引导,大力扶持,营造环境,制定标准,规范管理等措施,新发展家庭农场59家。如王店天禾生态农场、鼎惠农场、洪合嘉辉生态农场、新塍北峰桥农场、兴农生态农场、林风花木农场、王江泾铭慧生态农场、凯田农场等一批家庭农场孕育而生。家庭农场在不改变目前农地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土地适当的规模集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效缓解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提升了农业主体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大大激发了产业化经营大户、农业能人和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2.5主体联合型

2.5.1品牌整合模式

王江泾镇淡水鱼加工业始于1998年,现有青鱼加工企业14家,水产专业合作社5家,4大家鱼原种场1个,省级良种场1个,年加工青鱼干15万条,加工率15%。目前以青鱼加工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业只限于粗加工,深加工发展慢,质量良莠不齐,营销范围主要限于杭嘉湖绍和苏锡常地区。针对青鱼干品牌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区水产行业协会注册王江泾集体商标,着手整合品牌和提升质量,制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授权王江泾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建立36.7hm2精品螺丝青核心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健康生态养殖,改良青鱼品质。2010年王江泾集体商标已陆续授权给农业主体使用,2011年嘉兴农展会上,统一使用王江泾作为区域品牌,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王江泾青鱼干打造区域品牌迈出了第一步。

2.5.2行业协会模式

近几年,各类资本到秀洲蔬菜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仅2010年就新增蔬菜专业合作社8个、企业7家,投入资金达到2500多万元。长期以来,蔬菜产业种植规模小而散,品牌知名度不高,难以抵御各种市场风险。2011年,由农经等部门发起,成立了嘉兴市秀洲区蔬菜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在科技合作、品牌建设等领域的“强强联合”的作用,在为广大投资主体、种植大户提供一个技术、信息、市场等的交流平台的同时,解决了蔬菜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遇到技术和基地建设管理等困难。目前行业协会已吸收会员单位40个,标志着秀洲区蔬菜产业主体之间强强联合机制初步建立。

3制约因素与建议

近几年,嘉兴市秀洲区为引导农业产业主体和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立和培育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严重脱节和农产品科技含量、品质低等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履约率不高,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存在着规模较小,运作不规范,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加工营销能力弱等问题;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值得探索;粮油全程机械化、合作社联户担保、行业协会等组织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但自身盈利能力弱;营销型服务组织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结合农业“两区”建设,引进种苗型、加工型、外向型农业生产主体;二是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组织农民、中介服务、品牌营销的职能,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加强对农业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调查和研究,重点培育和扶持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农业主体;四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农经、财政、科技、金融、国土等多部门配合,营造农业产业主体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