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探析
摘要: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已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对改善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积极作用,还可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使现阶段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得以改善。基于此,综合分析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化措施,为推进农业机械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生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技术要点
0引言
现如今,在农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区已逐渐发展农业配套自动化种植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需进一步融入物联网、配方施肥等现代科学技术,进而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促使农业生产逐渐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带动各地区农业经济的提升[1]。由此可见,强化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最为关键,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需进一步采取技术优化措施,进而有效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根据农村农业现阶段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正日益减少,多以老人、孩童和妇女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发展难度。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改善传统人工劳作模式,不仅输出稳定,还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作物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避免农药、化肥及种子等资源的过量消耗。此外,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具有复制性、简单性等优点,与传统人力耕作模式相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输出率较高。通过计算机全方面控制机械工作状态,模拟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一体化种植,为农业安全生产带来保障。
1.1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
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生产环节应用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为精准的把控施肥量,播种密度及深度,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农业耕作模式。一般来讲,传统农业种植多借助拖拉机实现农作物播种、施肥等相关操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需依靠一定的劳动力,无法全方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2]。而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就可有效改善农业种植弊端,从根本上促进智能及网络技术的结合,利用自动化种植设备,实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而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例如,在利用水稻自动化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可通过程序设置对水稻播种深度、密度进行合理化控制。
1.2农产品生产自动化技术
农业自动化技术不仅应用在农作物耕种环节,还在种苗检测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农业种植人员利用电脑程序实时监控种苗生长情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此外,农产品生产自动化技术还可为各地区匹配适宜的种植品种,通过自动化设备监测玉米、小麦的生长状态,并科学规划肥料水分供给量,最大限度上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不仅如此,还可有效调整农业灌溉技术,在输送水分的基础上,做到节约用水,根据各区域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灌溉方式,进而达到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可根据土壤肥力及种苗生长情况,为农作物提供最为优质的生长空间,使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种植产量及质量有所改善。
1.3农产品收割自动化技术
在农产品收割环节,利用智能收割技术,根据农产品种植类型,选择合理的收割方式,例如,在收割玉米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玉米秸秆分离的目的,利用传输系统将所分离物质放在不同区域内,完成秸秆粉碎、抛撒等操作流程。由此可见,采取农产品自动化收割技术,可进一步优化农业收割模式,利用机械作业提高农业种植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随着新型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智能化发展,确保农业生产具备高效化、规范性。
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自动化起步晚、水平低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可将机械与计算机技术充分融合,而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均以半自动化机械或人工方式为主,全程均需要劳动力的配合,在时间、人力方面消耗量较大。伴随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智能机械设备也逐渐加入生产,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自动化水平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还需进一步强化技术方面的开发,促使农业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2.2农机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大多为中小企业,这一部分企业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仍然面临技术、人才及资金缺乏等现状,在产品研发方面相对较为落后。此外,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涉及较少,加之生产路线及技术人员的不同,使机械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低质量的机械产品,虽可满足农业耕作需求,但会直接影响农业耕作效率及质量,同时,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4]。
2.3农机自动化发展不均衡
农机自动化发展受区域性因素的影响较大,针对经济条件发达区域,既有充足的基础设施,还有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而对于经济条件落后区域,各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小,直接抑制农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步伐,加之农户经济水平有限,无法购买昂贵的新型农业机械,加大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推广难度。此外,智能自动化农业机械后期维修保养投入较多,农村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在机械操作方面存在弊端,使农机自动化发展面临重重阻碍。
3应用措施
3.1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利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农产品种植、监控等多方面信息,可直接改善农产品生产质量。如农产品生产环节较为复杂,就可融合智能化机械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及定位系统,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并根据农作物质量做具体分类,以此来提高农产品采摘效率。例如,英国农业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采蘑菇机器人,通过对蘑菇精准定位,再根据蘑菇大小、颜色等相关形态进行分类,进而有效凸显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促使农民增收增效[5]。
3.2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自动化
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普及,在水中溶入固体肥料,并将肥料均匀灌输到农作物根部,实现定时定量供给,避免肥料资源的浪费。有统计表明,利用传统自然灌溉技术,会有60%以上的肥料被水分带走,无法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而农业施肥和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以上弊端。智能自动化灌溉系统,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合理调节施肥量,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资源。
3.3实现农业精准化
计算机系统可实现农业精准化管理,传统农业在种植环节,水肥利用率仅有35%左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而通过农业精准化技术的应用,时刻监控土壤需水需肥情况,并科学合理计算肥料水分用量,节约农业生产成本,避免资源大量消耗[6]。此外,在防治病虫害环节也可进行精准计算,合理控制农药喷洒剂量。例如,通过使用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可实时监测小地块的气候环境,并将数据传送到网络,相关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对农业生产采取智能化管理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新时期农业发展情况,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力度,逐步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此满足农业智能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付博文.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0,238(1):8.
[2]郭飞.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J].今日自动化,2019(6):176-177.
[3]李艳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83(3):58.
[4]崔跃峰.浅谈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9(3):40-42.
[5]盖国卫.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向[J].南方农机,2020,346(6):27.
[6]李鹏飞.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6):123.
陶荣珍 伊金霍洛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