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故障及原因浅析
摘要: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作效率、确保农作物产量的主要设施。农业机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农业机械在使用范围愈加广泛的同时,它的故障问题也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因此,农机手应做好农机故障维修和保养工作。笔者阐述了对农业机械的分类,分析了农业机械常见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提出了农业机械故障预防和维修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常见故障;故障原因;维修保养;操作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农业领域中,与传统的农作方式结合到一起,使得农业作业模式更加现代化。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既可以确保农业生产效率,又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农业机械在应用中逐渐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就目前来说,在农机相关惠利政策以及宣传的基础上,人们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有着显著的提升,而且农业机械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环节,从源头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劳动力结构的革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农业机械类型的增多,农业机械故障问题也随之增多,有关人员需要就此进行具体研究,围绕农业机械的故障展开探讨。
1农业机械的主要类型
1.1建设机械
农业机械中的建设机械主要用于开荒、挖沟以及垦地等不同的工作中。一般来说,农业机械中的建设机械可以通过动力装置的应用,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有效转换,使得机械中的零部件可以配合完成不同的运动。建设机械可分为铲土机、挖掘机以及石方机械等。首先,开沟机是农用建设机械的主要类型,它一般应用于农业的初期阶段,根据种植的要求以及地域环境对当前的土地进行开垦工作,可以分为旋转开沟、埋管开沟以及铧式开沟等不同的类型,需要根据开沟的深度以及土壤的特点进行选择,确保它的综合效益。其次,铲土机也是建设机械的一部分,它可以实现对于土壤等废弃物的有效运输,将不需要的土体结构进行铲除,确保种植工作的合理性,铲土机可以分为铲抛机、运输机等,它们在实际的作业中有着不同的条件,需要提前做好作业环境方面的勘测[1]。再次,挖掘机包括钻机等设备,需要做好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设置,使其可以按照农业建设规范要求进行操作[2]。
1.2耕作机械
耕作机械在农业中主要用于对土壤进行翻耕以及松土等不同的作业模式,在耕作机械的应用中,需要提前了解当前的土壤环境以及性能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首先,旋耕机是农业耕作机械的主要类型,它的碎土能力较强,可以确保耕作后土地的平整性。在旋耕机的应用作业中,可以分为横轴式、立轴式以及斜置式等不同的类型,有关人员需要明确旋耕机的具体使用方法,按照它的使用说明调整零部件,根据农业耕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操作。其次,圆盘犁也是耕作机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它是利用凹面圆盘的方式进行耕作,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轴心转动的方式实现各个组织结构的配合,从而完成对土地的耕作和翻整。圆盘犁在应用中效率较高,而且整地效果好,可以简化原有的工作流程。再次,联合整地机是一种复合式的农业机械,它可以将旋耕、深松以及起垄等不同的环节整合到一起,由变速箱、传动箱以及动力装置等部分组成,在应用中需要按照它的耕作需要进行操控[3]。
1.3种植机械
种植机械是指代替人工对农作物以及种子进行种植的机械,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以按照种植工艺的不同进行分类。首先,播种机是较为常见的种植机械,它可以将不同农产品的种子播撒在土壤中,一般来说,播种机可以分为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等不同的类型,按照一定的指标设计对它的播撒时间以及距离进行规划,在劳动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播种机的工作效率较高,它可以自动完成相关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播种机的工作方式增加,播种机可以带有施肥装置,进一步简化了原有的播种流程。其次,栽种机主要用于对马铃薯、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工作,它可以重复相同的种植方式,并且确保种子可以栽种到一定深度,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另外,秧苗机械是针对水稻、棉花等插秧农作物的种植机械,它采取的是半机械化作业方式,可以由机器完成插秧工作,目前秧苗机械的功能有着明显的优化,可以自动化完成不同的种植工序[4]。
2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类型
2.1外观故障问题
农业机械的构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需要按照功能需要将不同的零部件组装到一起,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农业机械的外观故障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零部件腐蚀是农业机械外观故障的主要类型,它是指农业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过大可能会对它的外观零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农业机械的零部件大多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因而会与空气发生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得腐蚀问题发生,一旦零部件发生腐蚀问题,零部件在运行中会受到相应的阻碍和干扰,进而影响使用。其次,磨损也是农业机械外观故障的主要问题,在农业机械的长期使用中,如果不注意对各个组织构件进行润滑,或者在零部件安装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就会导致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互相影响,从而对零部件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引发磨损故障,影响农业机械在应用中的稳定性。再次,农业机械外观本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故障问题,例如操作人员在使用之前没有对它的机身等进行检查,导致零部件缺失等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5]。
2.2内部系统故障问题
就目前的农业机械来说,在功能不断提升和优化的前提下,它的系统结构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内部系统故障的类型与过去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传动系统是农业机械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对动力的有效传导,使得机械设备中的零部件可以按照要求进行运动等相关操作。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以及差速器等设施构成,可以满足减速变速以及中断传动等目的,在使用中存在不同的隐患故障,包括引擎装置、设施以及机构参数等都可能与标准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动力系统也是农业机械中的一部分,它是确保机械可以稳定运行的基础,主要由发动机等设施构成,动力系统产生故障问题后,农业机械可能会因发动力不足而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同的影响。动力系统故障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自动化农业机械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这也是发生故障问题的主要位置,控制系统以自动化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不同的理论体系为原理,它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使得它的自动化程度明显降低[6]。
2.3润滑故障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润滑系统是确保机械设备零部件执行工作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中会涉及不同的零部件运动和摩擦方式,需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保证润滑的有效性。润滑系统中的泄漏问题会导致农业机械出现不同的故障,包括润滑系统失去原有的功能,或者零部件在运行中出现大面积的摩擦问题。同时,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中,如果润滑系统出现漏油问题,还会对农业机械的传动以及动力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引发火灾或者爆炸等现象,需要有关人员做好这方面的检查工作[7]。
3农业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
3.1缺乏定期检查
农业机械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业环境,而气候以及环境都可能造成故障问题的发生。就目前而言,造成农业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定期的机械设备检查工作,缺乏相关检查制度,农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认知度不高,没有对它的零部件以及各个系统结构进行合理检查,导致农业机械在使用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另外,有关部门在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精细性,没有查找相关技术资料以及文件,在检查工作中存在多方面的漏洞,并没有就设备的隐患等现象及时进行报备,导致检查工作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障的发生概率[8]。
3.2违规操作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农业从业者的违规操作也是导致故障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农业机械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少数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以及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机械的类型以及功能有着不同的了解程度。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下,当前的农业机械在构造以及使用上与过去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部分农业从业者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缺乏前期的统一培训,导致在使用中会引发零部件损坏等问题,或者对它的系统设施造成影响,包括前后作业的不一致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概率,不利于提升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整体效益[9]。
3.3维修人员的问题
目前,农业机械在使用中所配备的维修人员在数量以及能力水平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他们没有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的功能展开维修保养工作,使得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或者没有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整修,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缺乏资金投入,造成维修技术的落后,不能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此外,部分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故障问题的处理上与标准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确保农业机械的可靠性,而且维修流程过于复杂,一旦农业机械发生故障,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处理,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有效使用。
4农业机械故障预防和维修管理的措施
4.1完善农业机械检查管理体系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故障预防的有效性,有关部门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农业机械的类型以及性能要求进行检查管理工作,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在农业机械使用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它的零部件以及结构体系是否满足使用说明上的信息要求,对零部件的型号和规格进行编号,同时判断不同构件位置的合理性,并对农业机械的外观进行检查,如果存在裂纹等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从源头上避免故障问题的发生。其次,有关部门需要明确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以及季节性检查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农业机械的故障隐患,将风险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农业机械的检查工作中,应该结合季节环境,根据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进行综合判定。另外,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农业机械检查工作的执行力度,设置层级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制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10]。
4.2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与农业机械的故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进行操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从不同角度避免故障问题的发生。首先,应该对实际农机驾驶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于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了解和使用。其次,应该让操作人员更加注意农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方法,对于一些经常使用到的紧急处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提升农机操作水平。另外,做好资料以及文件方面的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明确农业机械的使用工序,掌握理论知识,从实践以及理论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4.3加强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
当农业机械发生故障问题时,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工作,及时消除故障。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维修流程的合理性,对维修设施等进行采购,为农业机械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还需要强化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维修人员对于故障知识的了解程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修理技能。同时,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通过专家系统等方式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智能处理,从而简化原有的工作流程。
5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农业产业来看,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有着明显的增加。农业机械可以分为种植机械、耕作机械等不同的类型,有关人员需要明确它们的不同性能,对它们的故障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完善农业机械的检查管理制度,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从不同角度确保农业机械在应用中的合理性。
史振良 山东省费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