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机械化已成为趋势,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使用效果明显,因此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中信息技术运用只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在介绍农业机械化中信息技术特点基础上,指出当前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不足,并提出一些优化推广措施,希望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
增强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化农业中重点项目。为实现数字化农业目标,相关部门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使用,农机生产厂家也要注重技术突破,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机结合,满足我国生产需求。信息技术是新时期发展方向,可以根据耕种环境调整农业模式,推动自动化生产管理,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1农机中信息技术运用分析
信息技术是伴随着近代计算机产业而逐渐兴起的,通过研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按照程序下达相应指令。伴随互联网兴起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当今人们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的巨变,在农业生产领域也在积极寻找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点[1]。通过在农业机械中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走向现代化、智能化,是信息时代下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有很好适应性,通过信息技术及时收集分析种植现场信息,按照相应方案发出运行指令,可以实现科学生产与自动化生产,是近代农机方向研究的热门问题。
2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运用的不足之处
我国针对农业机械信息化研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实用性不强、故障多等问题,这需要有关部门深刻了解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问题,及时调整。
2.1农业机械信息化技术落后
我国在基层设立了大量农业机械站点,但在数量基础上缺乏相关技术与质量提升,单体站点规模小、掌握信息技术程度低,普遍缺乏复杂机械维修能力,这造成了我国农机生产落后现状。目前使用中农业机械只限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科技含量低的机械设备,难以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运用的需求。针对现代化大型机械故障时站点人员不具有专业维修能力,这限制了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大型机械推广运用。基层缺乏相关维修技术与信息技术知识,限制了农机的进一步发展。
2.2农机推广人员对信息技术了解少与使用人员文化程度低
在农机推广过程与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维修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系统性相关维修与操作知识学习,不能发挥相应机械全部潜力。在维修故障机械过程中,更多维修方式是当地师徒间传承,导致面对新技术新型号维修难以下手,并在处理信息技术机械化问题时没有相关专业能力,影响农业机械实际使用效果[2]。我国农民普遍年龄较大,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低,习惯采用传统农业方式,导致新型农机机械推广难度大,面对我国国情更应注重农业机械设计时的操作便捷性。
2.3整体农机生产信息化网络发展与管理不完善
针对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运用来看,当前发展严重不足,目前在农业中信息技术只用于浅显的天气预测和有关农业知识网络宣传,农业信息化生产网络尚没有建立。当前对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投资不足,农业机械实际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难有显著突破。并且针对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管理不到位,没有清晰的责任分配与现场管理体系,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现象,对于权力缺乏合理制约阻碍了技术进步与发展。
3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运用的有效优化措施
面对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运用的热潮,有关部门应当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深度使用,用合理的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及时保养维修知识,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目标。
3.1完善政府相关扶持政策
为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使用,政府农业部门必须实行积极的推广政策,在制定信息化农业生产目标基础上,合理规范农机推广环节。在推广农机使用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使用农用机械生产,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示范使用信息技术与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基层人员与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方式与对机械故障维修要点,提高使用农机生产的专业水准。
3.2积极引入国内外针对农机的专业技术
想要提高相应农机实用性必须加强农机研发技术革新,引入国内外最新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中使用的专业成果,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发自身技术,实现科技机械化生产。在研发步骤中可以针对当地生产量大的农业产业研发相关机械,并针对当地地理环境与生产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加强信息技术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将生产现场工作更多的交由机械完程,构建信息技术农业生产网络,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3]。
3.3强化信息化技术下农业生产机械的技术讲解推广
在推广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建立相关产业信息机械化生产实验基地,推广优秀技术示范,在基地中展示先进自动化生产模式,对农民有针对性的讲解生产环节。宣传工作需要深入实地,在当地实际从事生产人群中组织农业生产讲座,现场演示相关农业器械操作步骤,帮助农民深入了解机械功效。针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中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操作要点培训,使生产者熟悉相关器械操作平台,保障信息技术生产推广。加强对现场推广工作管理效果,保障相关农业机械能够切实解决当地生产难点,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生产必然要结合信息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微处理芯片、信息技术生产网络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我国农业改革中难题,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相关技术发展不成熟,相关技术部门应当坚持探究技术创新要点,切实保证农业机械化工程落实。在相关农机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保证机械实用性基础上,鼓励农民试用机械化生产,刺激我国农业经济迸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侯宪安.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8):84.
[2]李福惠.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235.
[3]邓昌鹏.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8.23.
作者:李治浩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牧局农机监理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