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议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展,传统农业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机械自动化将是未来农村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且更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着重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士以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乡镇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体来看,由于整体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程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新农村建设为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提供了良机,各级农业工作人员一定要看清差距、抢抓机遇、迎头赶上。
1推进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1.1有利于缓解当前乡镇劳动力短缺的现状
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资源到城市就业发展,在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农村青壮年越来越少,在一些地区已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受我国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制度影响,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青壮劳动力缺失。
1.2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满足普遍的温饱转变为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追求,从附加值不高的农产品向口味更好、营养更为全面的农产品转变。同时新时代农民也要求从高强度劳动中解脱出来,让农业成为高科技行业,让农产品变为知识密集型产品,发展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更加契合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3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有效确保机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变得越来越稳定可靠,比如常见的电子自动保护系统、自动诊断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等,都可以较好的规避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一旦电路出现短路、过载等问题,保护系统自动启动,不仅仅有效保护了农业机械的安全,更有效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是相比传统农业机械的一大进步。
2当前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农机自动化制造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当前,由于制造业水平的限制,我国农业机械的研发在很多领域还仅局限于对国外农业机械的仿造,一些自动化设备也仅仅是对部分农业机械的局部改进和添加,集成度不高,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农机制造成本的增加,也增加了后期农机的维护成本,影响了农机的推广和应用。
2.2自我创新程度不够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机械更是如此,农业机械自动化必须有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实现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的融合发展,由于电子技术革新周期较快,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农业机械自动化制造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则很难做到与时俱进,一些领域甚至还处在照搬照抄阶段,创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3农机的精准化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农机发展的差距还体现在农机的精准发展不足,一些适合农业自动化发展的科技配套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比如GPS技术、监测技术、芯片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等,上游产业发展不足必然带来下游产品自动化程度较低,虽然各级政府也正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但整体来说,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2.4乡镇缺乏农机自动化发展人才
受地域环境和人才环境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机人才紧缺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现有一些技术人员基本是改行而来,真正科班人才引不进、用不好、留不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体现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区域。
2.5操作不够便捷,种类不够齐全
由于缺乏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参与,一些农机设备的硬件成本价格较高,很不利于其在基层的推广运用,且复杂的机械结构也不便于农机的操作使用,一些设备操作甚至较为笨拙。在农机自动化产品分类上,大家均聚焦在一些农业播种、耕作、收割等设备研发上,对于农产品自动包装,自动检测等技术的研究则稍显不足。
3推进乡镇农机自动化发展的举措
3.1注重乡镇农机自动化操作使用维护人才的培育
人才工程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国家层面,要注重加强农机自动化研发人才的培育,不断研发出适合基层运用的高科技产品。而乡镇要着力培育农机自动化操作使用和维护人才,让其切实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些引进人才确有困难的地区,不能有等靠思想,必须积极依托自身加速人才生成,积极采取送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等模式,培育在基层呆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3.2从基层实用主义角度加快农机自动化产品的开发
农机自动化产品的开发研究必须以乡镇实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则不具备生命力,在乡镇也不会受到欢迎,要本着乡镇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的理念,加速产品研发生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机自动化设备研发的区域性特点,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农作物种类以及土壤等方面对农机使用的影响,只有真正做到操作使用便捷、价格成本合理、耐用性好才能在乡镇推广。
3.3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力度
对于乡镇购买农机自动化产品的个人和集体,国家要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机的普及率。采取减税、低息等政策刺激农机研发企业和单位发展,在农机研发单位要设立“创新奖”,积极鼓励开展农机创新研究。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专项人才奖,奖励那些在基层踏实肯干、专业技术过硬、服务群众好的个人,真正让基层人才吃香,让技术人才有平台、有舞台、有奔头、有甜头。
3.4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自动化产品上下游的研发力度
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离不开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研发,对于农机产品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的专项研发,作为核心之一的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包含了数据处理技术、检测监测技术等等,必须能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对活动做出迅速判断,并根据判断发出相应的指令,指令的正确与否直接关联着农机自动化的程度高低。
3.5进一步促进农机自动化的精准化发展
我国具备着较强实力的工业基础,工业种类齐全,为农机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农机自动化的精准化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利于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比如当前一些地区国家将农机自动化精准化发展的方向定位于农业节水和节肥管理领域,实现农业节水和节肥的自动化操作,这就涉及到农业的精准灌溉和施肥,同时这也是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应有之义。对于这些好的做法,我国要积极借鉴吸取,集中科研力量加强方向性研发,进行专项课题的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逐渐向农机智能化方向迈进。在研发种类和类型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可能做到种类齐全,普适性较广,德国不仅仅在农产品播种、收割等领域做到了高度自动化,而且在农产品检测、包装,树木的切割等领域均做到了高度自动化,很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直接关联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安全和品质,而在乡镇能不能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又涉及到农机的科技化程度、实用性、成本控制和使用可靠度,农机的推广普及使用在乡镇又有其内因影响,比如人才资源、政策制度等,只有顶层设计科学、基层落实有力、研发有效实用,才能真正早日实现乡镇农机自动化的愿景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宝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141.
[2]李洁琼,李琳,王志青,刘超.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时代农机.2018(8):58.
作者:陈飞鹏 单位:岑溪市岑城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