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管浅谈
一、农机具使用的常见问题
(一)不能正确使用
大多数使用农机具的人员都是农民,他们对农业机械的基础知识及性能了解不足。很多农民在购置农机具后,普遍存在不按照机器操作规范来使用,如在磨合期不按时给拖拉机更换润滑机油,并超负荷运行等,为日后机器的正常使用留下很大隐患。
(二)只重使用,不注意维护和保管
各种农机具都是根据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精心设计的,在使用时必须做到根据农机具自身特性有目的地进行维护和保养,才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三)缺乏技术指导
农户在购买农机具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指导,往往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操作,易产生人为因素的机械故障。这样一来,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还会给农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造成劳动资源的浪费。
(四)技术培训不到位
农民在购置农机具后,安排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购买农机具的农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局限于如何操作,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技术讲解。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如农机具的使用范围、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等。其次,要教会农户如何正确安装、调整农机具,并系统传授农户正确使用维修保养知识,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做到合理正确使用这些农机具,使它们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二、农机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一)动力部件的保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以柴油燃烧为动力、靠液体流动润滑运动配合各部件工作。在闲置期间,由于缺少主动力循环系统的油膜保护,因此各主动力部件会产生腐蚀、锈斑。燃油泵中的精密部件,由于长期在某一位置静止不动,会产生胶结或卡死,致使精密部件报废,柴油机器各种流通管道和控制阀门也容易产生阻塞或卡死现象。为防止这些情况出现,要在农机具保管前进行清洁处理,润滑保养。润滑具有良好的防表面氧化和腐蚀作用,能够有效地减缓磨损给机器带来的损失。在日常使用中,要按照不同农机具的维护规则进行维护,按时给农机具加油、更换机油,并在闲置保管期间采取短时间启动方式,使各动力部件得到维护性运转。
(二)气缸的维护
发动机运转时,气缸每时每刻都要吸入空气,因此要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检查,定期清洗或更换空气滤清器,以保证机器正常工作。重点提出:在安装气缸垫时不要涂黄油;人们习惯在安装气缸垫时涂上黄油,认为这样对气缸的密封性会更好,但却不知道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因为黄油遇高温后会产生流失现象,缸垫、缸盖与机体之间产生缝隙,高温高压燃气极易从此处冲出,使缸垫受损,造成漏气。此处的黄油长时间处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积碳,导致缸垫老化。
(三)封闭进排气管
对于单缸柴油机,应使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利用进排气门封闭气缸,对重要零部件可加罩保护或拆下入柜保管。
三、农机具附件的维护保管
(一)卸除承压件
农机具附件中有一些承压件,如弹簧、支架、液压悬挂等,在长期存放中应卸除零件的受力,如放松弹簧,支起支架,液压悬挂放置到地面并支起支架,以免长期受力。
(二)定期清理农机具橡胶部件
农机具橡胶部件在阳光、紫外线的强烈作用下,极易产生老化变质,因此存放前要进行清理,放在通风干燥遮光处。农机具轮胎在闲置保管过程中尽量离开地面,使机身不承受负荷,并且轮胎中要保持一定气压。
(三)农机具的电器在闲置期应妥善保管
如果电器部件与农药、化肥等腐蚀性物质接触或放在潮湿的地面上,电器装置会氧化,内部绝缘性能下降,易造成短路、搭铁、漏电,甚至烧坏线圈。在闲置期必须将蓄电池拆下来,将表面清洗干净,并在电桩表面涂上“凡士林”,然后放置在温暖的室内,每隔30 d进行一次补充充电,以防蓄电池硫化。我们要时刻重视农业机械的维护保管工作,不断规范农业机械的维护保管流程,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维护保管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应力 单位:驻马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