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运用探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需重视生态化理念的融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过程中,需摒弃落后的设计理念,学习先进的设计思想,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生态化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首先从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生态理论要点,并提出了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
1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猛,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已进入到工业化发展阶段。但快速、粗放的发展所遗留的问题不断凸显,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严重破坏了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环境。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需重视风景园林设计,通过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涵养水土、防沙防尘、吸收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等。同时,能够有效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处。除此之外,在设计中融入生态学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人居环境。因此,生态学设计理念的融入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理论
2.1生态位理论
“位”主要代表位置的意思,“生态位”则是生态空间位置。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融入生态位理念,科学配置景观空间,从而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型以及美观性。由于风景园林景观属于小型植物群落,在设计过程中,需结合所在区域具体状况,科学配置植物种类,从而有效确保景观层次性与丰富性。如依据植物习性差异,如喜阴、喜阳、植物高低等配置风景园林空间。
2.2互惠共生理论
此理论主要为2种及以上植物有效组合,并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重视互惠共生理论,如菌类与藻类综合能够构成地衣,从而能够吸收大气污染,实现空气净化的目的,并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因物种种类繁多,需综合分析不同物种特性,从而真正实现互惠共生,在保证植物健康成长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化环境的构建。
2.3多样性理论
风景园林设计需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在保护物种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利用,最大化利用资源。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重视分析区域气候以及水文条件,在实现物种多样化理念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生态园林的建设。
3生态学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尊重与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综合分析当前自然环境以及物理条件,并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环境,如加强物种多样化保护,实现植物的综合保护。同时,还需加强监测所在区域环境,从而为自然环境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乡土植物的设计。由于其长时间处于自然环境下,并不断演变从而形成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在设计时,需最大限度地保留本土植物,利用外形美化以及修饰来满足风景园林设计的需求。同时,乡土植物与比其他植物后期维护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合理设计本土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2)尊重原有生态布局。在设计过程中,需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如山、水、地貌等,并通过合理修饰更加凸显原有自然特征,从而能够有效缩减设计成本,同时能够保留原始设计的美,有效避免后期修剪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在原有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加以修饰,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成本,也可以在保留原始设计美感的同时,避免在修剪过程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3.2加强园林中土壤生态化设计
土壤作为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存在,通过土壤生态化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又能供人们观赏。不同植物所需土壤不同,因此,加强土壤分析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者的必修课,在设计过程中,需测试所选区域土壤,从而选取最为符合的土壤类型,对于特殊种类的植物需增加土壤的腐殖质,转变土壤的类型从而更好地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水性,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例如:胶州湾如意湖公园,连通大海,在设计中,还要考虑降低水体盐碱度的需求,在设计中,芦荻作为临近水体的绿化,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沉降,并在此基础上降低盐碱性,同时也为底层排盐安全作出考虑,更好地保证土壤生态型。
3.3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生态化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确保植物物种的共生性,并依托于在建植物生长规律完成科学的配置,在保证植物稳定生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景观的美观性。在具体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通常利用乔木完成遮荫效果,铺设草坪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活动以及休息的场地,利用低矮的灌木科学分割风景园林空间,从而保证整体植物发挥其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生态化建设。由于不同种类植物所具有的性质亦存在差异,所以在配置过程中,需寻找科学、合理性元素,如对于乔木而言,比灌木层次性更加丰富,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视线需求,避免视觉障碍,同时因乔木树形高大,在布景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不仅需分析审美性,同时还需中国式植物的生态型。如植物种类不同,其碳吸附能力亦存在差异,灌木与乔木对比其碳吸附能力更强,但所释放的CO2更高,所以,配置树种过程中,需寻找科学性的配置理念,选取碳吸附能力较强的常绿灌木以及落叶乔木等。例如:浙江宁波平台公园为了更好地增强景观美观性以及为人们打造更好的园林,在平台通道穿过堤坝,与平台相接,并与广场相互融合,同时在西端凸起以俯视甬江风光。此模式转变了人们亲近滨河地区的形式,并为人们的娱乐以及活动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渠道。选择本土植物,包括多年生植物、草类,确保全年四季都有景色,以适应气候条件。在秋冬季节,即使草地花卉凋零,但地被植物、灌木和草地也能确保景色美观。因此,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重视一定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植物配置的生态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需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重视风景园林设计生态化理念的融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综合分析所在地区气候、土壤、植物等状况,做到因地制宜,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下,实现物种多样化设计,从而最大化发挥风景园林的功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洪滨.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
[2]余娟.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
[3]胡澄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32)
[4]蒋相明.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7(10)
[5]蔡笑昂.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4)
作者:李银慧 单位:菏泽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