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原因及对策
一、维修事故发生原因
1.1维修设备不完善,维修人员技术不足
近些年,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十分迅速,农业机械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机械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而基层的维修设备的配备不足或十分简单,并没有跟上农业机械的发展步伐。专业完整的机械维修设备是农机维修工作的安全保障,随着农业机械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基层的农机维修工作更是需要专业的维修设备来确保安全和维修效果。维修设备的配备问题是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机械水平的迅速提高,也暴露了现有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短板问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原有的维修知识陈旧,在不知道机械机构,不懂拆装方法的情况下,一味的强拆硬装,不仅容易损坏机械,还会给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
1.2检修时没有切断动力源
多的农机故障是出现在农业生产期间。由于生产时间较短而且集中,农机操作人员遇到农机故障时,容易着急,往往在没有切断动力源的情况下,就急于对农机进行检查修理。这种行为是严重违反了农业机械的操作规程,给农机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也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意识的行为,致使农机维修事故频发,是农机维修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这类事故可占到农机维修事故总量的30%到40%。
1.3忽略零小配件
一些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经常只重视机械的主要部位,经常容易忽略细小配件。而细小的配件却往往对机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小配件材料的不合格,尺寸的不精确,都会使机械磨损过度,让农机的使用寿命缩短。使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造成农机操作者的人身受到伤害。
1.4维修后调试驾驶经验不足
农业机械完成维修后,需要维修人员进行调试和试用,来检验维修更换的配件是否可以正常运行,不造成机械的过度磨损。农业机械经过维修后,在试用阶段特别容易发生突发状况,如果操作不规范,维修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不足,特别容易造成维修人员的伤残事故。
二、解决对策
2.1加强机械维修方法宣传
农机维修人员按照规范的农机维修操作方法进行维修农机是防范农机维修事故的发生的基础。只有进行规范的维修操作,才能把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小,即使发生事故,也可以把危害降到最小。所以相关的监理和宣传部门机构,一定要加强对正确规范农机维修方法和维修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明确说明不按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时期,不仅要高频、高力度的宣传,还要加强相关的管理监督的工作,要始终以防止农机维修事故发生和保障农民财产和人身的安全为最主要的工作目标。
2.2统一检修和定期培训
在农业生产前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首先要重视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在农忙到来之前,要组织相关力量对当地的农机情况实地调查,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检修,最大限度的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要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和机械厂家的技术人员来对当地的农机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农机维修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并给予一定的实际指导。相关机构要严格把控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只有从最基础的角度入手,才能防范农业机械维修事故的发生。
2.3定期保养和合理放置
农业机械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的次数越多,使用的时间越长,机械的磨损老化就越严重,特别是零散配件的磨损老化更容易被忽略。而磨损老化严重的机械特别容易在农业生产是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定期的对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防范农机维修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农机机械的使用是季节性的,而农业机械的闲置处理,对机械的使用使用寿命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农机闲置时,存放地点的通风干燥,按照正确的闲置处理方法进行操作,都可以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延长,为农民减少安全隐患和减少生产成本。
2.4国家应实行机械维修补贴
我国近几年来一直都在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并且一直在不断加大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的力度,但却一直忽视了农机维修设备的配套建设和农机维修技术力量的建设。国家在给农业机械购买补贴不断增加的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对应的配套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针对农业机械每年的新购买的数量,进行配套的农机维修设备购买,并且加强维修技术力量的建设和管理。
作者:辛侠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农机安全监理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