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论文 >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进展策略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进展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05 08:30:00人气:374

1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大中型化和建立农机专业队伍提出了迫切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农村中的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并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必须是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农业机械化恰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节约型可持续科学发展农业的保证。

1.1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大中型化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农业生产形态而言,实现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从农村劳动方式而言,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农业生产结果而言,实现单一农业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转变;从经营方式而言,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向合作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转变。

1.1.1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从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但相对于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当滞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大部分农村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资料,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特别是家庭粗放型经营方式,不仅产量上不去,而且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只有改变家庭粗放型经营方式、实行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整齐划一,才能提高效益、把握和占领农产品市场,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1.1.2有效解决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与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许多行业得到高速度的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而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在我国大部分农业区,一方面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价格持续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使得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但也使我国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老龄化和女性化比较突出。在家庭经营仍占大多数的今天,过去家庭购置的小型农机具既让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干不了,也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只有加快农业机械大中型化和农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社会化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不足的矛盾。

1.1.3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

科学发展观要求农业生产具有节约性和可持续性。节约型农业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节约,农业用耕地、能源和水的节约,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大中型农机具能够广泛使用,则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会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拖拉机、耕整机、节能型农机以及滴灌、微灌、喷灌机械的大量使用,就会实现农业节地、节能和节水;各种精播机械、化肥精施及秸秆还田机械、高效农作物植保机械的推广使用,也必将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利用率,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快速发展。

1.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向农业机械大中型化提出了内在要求

1.2.1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将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挣脱了当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束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发展到今天,一家一户的分散的生产关系,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中央提出了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规模经营步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近年来,凤阳县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加快土地流转和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虽然土地规模经营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所占比例较小,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依托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蓬勃发展,预示着今后一个时期,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必将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

1.2.2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机械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的综合开发,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要求机械化耕作,而且需要综合配套和充分利用农业新技术,如机械深耕、深施化肥,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机械精量播种、开沟、机械药剂除草、免中耕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这些农业新技术的综合利用,靠过去购置的传统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小型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采用大中型农机具以至适用于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具有相应科技含量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才能胜任。

1.2.3农村劳动力转移呼唤农业机械大中型化和农机队伍专业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凤阳县农业用工与二、三产业用工出现了明显的差距,绝大多数青壮劳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呈现老龄化、女性化,他们对传统的小型农机操控不了,对新型大中型农机不会操作,土地耕作只能靠他人帮忙或专业农机户提供服务。而该县的专业农机户往往拥有的农机单一,要么耕种,要么收割,很难提供配套的综合性服务。即使已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也因资金投入等原因,大中型农机具也难以配套齐全。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政府(农机管理部门)牵头,各种专业农机手配对组合,成立各种农机具基本齐全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社会化农机服务,既能满足农民农机化服务的需求,又能增加农机户的收入;既能让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机具其基本实现满负荷工作、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又能避免大中型农机具的重复购置而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2凤阳县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需求

2.1凤阳县农业机械化现状

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来分析:一是2005年以前刚取消农业税费,农业生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时的农业机械拥有量及分类;二是2005年至2009年国家给予农业补贴、购置农机补贴,农民积极性高涨,适度规模经营已见雏形时的农机具拥有量及分类;三是2010年至今,农业生产条件普遍改善,适度规模经营正在兴起,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情况下,农机具的拥有量及分类。经调查,3个阶段情况如下:(1)到200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67.95万kW。小型拖拉机63565台(手扶47523台,小四轮14754台);大中型拖拉机1288台;联合收割机61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44819台。其中:精少量播种机(或复式作业机具)810台,插秧机3台,深松机89台。(2)到2009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88.45万kW。小型拖拉机69337台(手扶60820台,小四轮13247台);大中型拖拉机3447台;联合收割机1718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79787台。其中:精少量播种机(或复式作业机具)947台,插秧机269台,深松机89台。(3)到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05.55万kW。小型拖拉机73977台(手扶47523台,小四轮13157台);大中型拖拉机4995台;联合收割机2624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95965台。其中:精少量播种机(或复式作业机具)1101台,插秧机590台,深松机259台。从3个阶段的农业机械拥有量及分类可以看出,早在2005年的第一阶段,凤阳县14.3万户农户,就拥有小型拖拉机63565台,平均约每2户就有一台拖拉机,每台套农机具的使用率不高,农业机械投入的浪费情况已经出现。第二阶段,由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增加,农村生产条件普遍改善,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较2005年翻一番还多。在农机总动力已饱和的情况下,小型拖拉机拥有量仍然以近10%的速度增长,小型农机重复购置、农机投入浪费现象继续发生。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解决农业用工的农机增长较快。如旋耕机增长1倍;联合收割机增长2.8倍;插秧机增加266台,增长了近90倍。第三阶段,小型拖拉机拥有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减慢;大中型农机购置增长较快,2a增加1548台,增长了44%。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劳动力的短缺,促使了一些大中型农机具的增长,如精少量播种机(或复式作业机具)2a增加了154台;插秧机增加了321台;深松机增加了170台。

2.2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走向

根据凤阳县农机拥有量的现状和对以往农机购置分析情况来看:

(1)小型拖拉机购置仍会增加。对农民来讲,需要就是根本理由。作为解决土地边角问题和大中型农机的补充,无机户的购机,有机户的更新,就是小型农机仍会增加的原因。

(2)大中型农机具的购置,将会成为近几年农村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的重点。这是因为:一是拥有量与需求量还有较大的差距,发展潜力很大。二是土地流转形成了众多的农业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正在兴起。凤阳县目前拥有259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3886.93hm2,这些土地经营都需要大中型农机具。三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增产增收的需要。精少量播种、复式作业、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农技推广应用,没有大中型农机的参与是难以实现的。

(3)农机户的联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是因为:一是大中型农机只有会使用、懂其使用价值的家庭才会购买;二是大中型农机具投入较大,重复购置可能性极小,配套机具繁多,一个家庭全部拥有也不可能,所以,农户之间的联合,成立专业的农机合作组织势在必行。

3发展对策

既然农业机械大中型化和建立农机专业队伍是大势所趋,那么就应该因势利导地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和策略,加快农业机械大中型化的进程和农机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3.1发展符合现代农业、适销对路的农机具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就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规模、工艺水平等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要与时俱进地加大科技投入,结合农村农业的新变化,生产出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好产品,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3.1.1加快发展适合适度规模经营的大中型农机具据调查,凤阳县农业土地经营格局变化加快,到2011年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2060hm2,占耕地面积的16.7%,土地流转还在持续加快。这表明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加大,适度规模经营正在逐步形成和扩大。这些流入土地的经营者,需要的是适合适度规模经营的大中型农机具。

3.1.2加快发展和供应适合农业科技推广、革新生产工艺的农机具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节约种子、化肥,节省劳力和减轻劳动强度的农机具正在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解决农民“弯腰”问题的机插秧,玉米、油菜、棉花收割机械有待于进一步研发和革新。

3.1.3加快发展和供应节能型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具目前秸秆还田的成本太高,农民接受还有困难;节水滴灌设备还未能进入家庭经营农田等,节能型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具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与开发。

3.2发展互利合作的专业服务组织

凤阳县现在拥有总动力为105.55万kW的农机,但机械化作业与经营服务主要靠“单打独斗”,不是供需脱节,就是形不成合力;有的机具种类饱和甚至过剩,有的机具却无法满足农业季节性生产的需求。全县目前只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机服务相差甚远。农机管理部门应在组织好季节性农机化生产、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抓好农机手培训等工作的同时,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加紧培育新型农机服务合作组织。

3.3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刺激和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民购置农机给予补贴的政策,拉动了农民购机的需求和积极性,大中型农机具进入农家,小型农机具更新换代,使农机装备有了质的飞跃,但与农机装备现代化还有相当距离。现在,由于原材料、人工费用、市场等因素,大中型农机具的价格不菲;农民的购买力和经营效益预期等,对新型现代农机装备能否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建议:

(1)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购买农机的补贴,特别要加大对生产率提高大、增产增效能力强、可持续发展效果好的农机具的补贴。如插秧机、深耕机、秸秆粉碎机等。

(2)制定以旧换新的优惠鼓励政策。对购置大中型和新型农机具的,除补贴外,给予小型和老旧农机具以旧换新的优惠。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的不断发展,农村已经出现或今后还将出现大量的过剩的小型或老旧农机具,如果没有以旧换新政策,这些农机具只能当做废钢铁,浪费和损失可想而知。

4结论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已进入初级阶段后期,处于迈向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正是小型农机向大中型农机过渡的时期,也是农机服务由个体向组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协调地发展。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