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8 19:04:00人气:359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促使农业生产产值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农业发展需求。但是受到产销联合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进程缓慢。本文介绍了新农村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概念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就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途径,以期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参考,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一直在不断优化,农村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提高农业生产和抵抗风险的重要保障。在农业经济管理期间,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设备的投入,已经成为提高新农村综合生产力的首要任务。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当前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对农业生产力展开合理的管理和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此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地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该以灵活的手段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从而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1]。此外,稳健有序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妥善地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当前阶段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而展开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2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能够确保土地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不仅能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做出真实的反映,既能够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还能有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来规划农业发展,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困境

3.1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缺乏专业的基础农业管理人员,现有的农业管理人员基本上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执行力还是积极性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另外,一些基层农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造成很多惠农政策都没能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经济管理体制落后,并且农业经济发展也因而受到约束,加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劳动力外流现象,甚至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农田荒废现象[2]。另外,农村经济发展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没有根据当前农业发展形式展开管理创新,导致农村经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仅体制方面落后,也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

3.3农业经济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和现代科学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致很多需要技术型的农业无法顺利开展。当前,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在农业经济发展期间所有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都得不到合理的运用,致使农业经济发展过于缓慢。

3.4农业产业发展受限

大部分生产农产品的企业都是中小型加工企业,其规模相对较小,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在技术设备和体制建设方面还是在生产工艺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少具备高科技支撑的高集中产业[3]。另外,大部分都以产品粗加工为主,只是对农作物进行简单加工,导致农产品生产链太短,其附加值与资源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急需一批可进行规模化、自动化深加工的企业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4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途径

4.1提升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管理队伍,推动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后续的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必要时可以采取笔试和面试方式[4]。此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以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的农业政策为考核依据,检验管理人员的农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测试管理人员工作成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管理认识还能够加深其重视程度,实现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目标。

4.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为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这是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原本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非常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合理征收和流转的方式来解决土地闲置和劳动力外流问题,同时也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步伐,将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提高农业的综合收益与竞争力,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4.3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可有效促进农业经济转型与升级,不断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促使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以此来改善我国农业经济条件,同时还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引入更多技术型人才,并且在提高科技投入的同时相继完成节能减排推广工作,这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5]。从农业经济信息化角度来看,需要基于互联网搭建信息化平台,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信息化建设,并以此作为支点,以线上运营的方式推动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度。

4.4健全农业产销机制

农业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大限制,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的产销机制存在极大的缺失,产销机制不健全。因此,应该以健全农产品的产销机制为核心进行发展。另外,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与当地资源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制度,以此来正确地指导和健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规模。适当提高农产品包装、存储、运输等方面的技术投入,定期对农民展开农业知识普及和教育[6]。换言之,就是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农产品产销体系,提高市场监督与管理力度,适当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提供保障,将农产品的发展重点放在绿色无污染农产品上,并在政府绩效考核中添加农业经济指标,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完成农产品生产销售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稳步上升。

5结语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做好“三农”工作格外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该更加积极努力地建设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推动城乡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全面落实新农村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下优化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途径包括提升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健全农业产销机制等,应以这些方面为基础,推动新农村经济管理的高效进行。

6参考文献

[1]马珊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9):11-12.

[2]胡小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方式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64.

[3]胡翱.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J].新商务周刊,2019(2):27.

[4]黄小梅.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8(30):143.

[5]王虎忠.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573(4):70.

[6]李海宁,王军伟,邵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587(3):20-21.

作者:韩艳霞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