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评价体系浅析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推行,各国开始关注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农业产业角度,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相应理论观点、遇到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较为推崇的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回顾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较为出色的发展成效。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引入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理论,有助于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1]。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理论的阐释和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撑和保障。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理论
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需要。近年来,全球资源、能源枯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在能源建设方面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关键。立足农业经济发展视角,考虑到农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对物力资源也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重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2]。在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基于其需要较高的人力、物力及资源耗费的特点,完成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农业经济发展诉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倡导绿色、节能等发展理念,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效果。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理论
随着绿色农业发展,如何实现对农业绿色度的评价十分关键。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农业工作者而言,如何有效实现绿色农业评价成为农业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内容。这是当前我国农业是否充分契合可持续发展诉求以及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所在[3-4]。我国早在1994年就完成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制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白皮书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构建出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和实现针对性评价势在必行。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方面,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充分满足农业行业的需求,还要基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综合进行。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基于行业的考虑,从农业产业的成本消耗、效益高低、固定效果和区间选择等方面综合进行。通过几方面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促使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逐步步入良性轨道。
2.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指标体系
在农业经济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需要建立与完善效益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效益指标涵盖了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产成品资金占用率、人均销售率等因素。这些综合评价指标的建设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而且要满足盈利的需求[5-6]。为此,在指标的筛选上,要充分立足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结合农业散户、规模化农业生产等不同视角,筛选相应指标,为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诉求。
2.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指标体系
从成本效益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来看,农业经济的各项成本与费用是农户或规模化农业经营者长期关注并致力改善的问题,通过成本费用控制,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农户组织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所需的粮食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盈利。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农业生产上合理降低成本费用,能够确保农业生产获取更为出色的经济效益,确保利润得以提升,确保农户在运营过程中有更出色的经济收益;合理控制成本费用,能够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上有更为出色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农业生产运作来说,成本费用对农产品价格设定有较为关键的影响。若是农户不具备较高的成本费用,那么必然会有较低的农产定价。若是有较高的成本费用,意味着低价会致使农户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通过合理实现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够促使农户有更低的成本支出,从而使农户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有较为出色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确保农户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价格优势。成本因素是进行绿色农业战略实施的根本,也是绿色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农业评价系统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价值。在绿色农业评价系统构建上,成本控制是核心。立足成本指标评价机制构建,在成本评价上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界定,有清晰的目标驱动。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保证成本的最低化,以最有效满足环境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成本的控制不是盲目控制,而是应该基于一定的标准和目标进行。在可持续评价体系成本目标控制评价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成本评价指标涵盖基本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以及在进行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消耗。成本指标控制评价系统的建设,要基于成本控制的需求展开,同时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长久、可持续发展需求。
2.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固定效果指标评价体系
从固定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来看,在进行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固定效果指标是农业产业衡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固定效果指标,要从建立整体的绿色农业观、绿色农业及其评价理论、寿命周期评价理论等角度出发,给出科学的绿色农业评价体系概念界定。在固定效果指标衡量评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正确的绿色农业观。在农业活动开展过程中渗透绿色建设理念,使农业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可持续体系的完善。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满足绿色需求,充分契合可持续发展诉求。基于固定效果视角进行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也是推动农业经济长久发展进程中实现效益最优和成本最低的辅助因素[7]。
2.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间选择指标评价体系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上,离不开区间选择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促使区域选择充分符合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实现配套农业设施的最优选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区间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区间选择过程中的地理区域位置以及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周边大型商场、超市以及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在一些旅游景区类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结合当地的优势,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区间选择综合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标准,涵盖了基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等因素。
3结束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践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是不断进步与完善的过程。在践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对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提速以及人们对绿色环保发展认识的不断加深,迈向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是符合全人类利益和我国国情的明智之举,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车吉平 柳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