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探析
[摘要]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日渐受到业界重视,相关研究也因此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希望研究内容能为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济;产业化
1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1提高农民收入
开发和管理土地进行农业生产、长期远离家乡外出务工属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两种方式均存在收入来源过于单一问题。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无法及时管理、利用土地,往往会导致土地荒废;单纯基于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则往往难以取得较高收入。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予以解决。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土地可实现更高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不外出农民的土地经营范围可由此扩大,外出务工人员则能赚取租金,农民收入自然可得到提升。对于投资者来说,农村土地流转可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现代新型高产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能获得有力支持,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速度将因此不断提升,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总的来说,农村土地流转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并大幅提高农民收入[1]。
1.2推进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很多贫困地区仍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过低问题,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严重制约。但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经济可获得规模化发展契机,大型农业生产与收获机械可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型农业机械可有效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节约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不足也能由此得以有效弥补。自主的交易和使用经营权可实现更为合理的闲置土地利用,现代化、多样化的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规模化发展契机。
1.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集中化和规模化经营与管理模式可基于农村土地流转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在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层面均具备显著优势,农民收入也能由此得到保障。同时,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在农村土地流转下出现一定改变和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可基于土地集中利用获得有力支持,在市场发展的影响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多样化程度将不断提升。通过市场调研与多方合作,投资者将大量涌入农业领域,充足的资金条件可为多样化的农业经济模式发展提供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由此得到证明。
2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以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晓澳镇为例,该地区属于传统的渔业大镇,耕地面积少,农业以传统作物种植的小户经营模式为主,共拥有202.33hm2耕地。截至2018年年底,晓澳镇实现了130.395hm2土地的合理流转,规模效益农业也因此实现长足发展。结合晓澳镇经验,本文总结了如下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2.1建设土地流转长效机制
为保证农村土地流转较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的建设存在较高必要性。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以此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并加快流转速度。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农民大多将土地视为子女上学、养老的依靠,这一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建议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以此弱化土地社保功能,如建立重病兜底保障制度等。此外,各地还需要结合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探索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和共同发展等土地流转模式,并基于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满足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建设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拓展农业融资渠道、利用期货市场、引入风险投资等具体措施,也能较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流转,如农产品期货套保,但各地政府必须关注这类探索存在的经济与法律层面的风险[2]。
2.2建立土地流转机构和平台
通过针对性建设土地流转机构和平台,即可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土地流转机构的建设可参考证券交易所等金融交易机构形态,以此构建全国性的土地流转机构,这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为农村土地价值提升提供支持,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建立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均属于其中典型;在土地流转平台的建设中,各地政府必须主动承担平台建立的责任,为最大化发挥平台效用,必须针对性选用管理模式,如“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模式,以此提高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在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探索中,广州市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属于其中代表,该平台主要具备供求信息、流转信息公开、咨询投诉、政策法规、三资公开和党廉公开等功能,相关人员可基于该平台快速获取信息,更多资本能由此被引入土地流转领域,农村经济发展自然可获得有力支持。
2.3完善土地产权政策与制度
土地产权政策与制度的完善存在较高必要性,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可由此夯实。在土地产权政策的完善中,必须设法保证市场更好地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建议各地开展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农地经营规模化探索,以此化解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安全隐患,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破除相关阻碍;在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中,应科学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并贯彻“权责规范、严格保护、归属清晰、流转顺畅”原则,以此明确农民对土地的责任和权利、推进公开透明的土地流转、界定土地财产权利、关注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配置。此外,各地还应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实现方式,实施农村土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其中的关键,村民委员会与村民小组由此即可更好地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3结语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建设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机构和平台、完善土地产权政策与制度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农村土地流转路径。为更好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农村普惠金融的作用发挥也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向红.新时代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农家参谋,2019(14):27.
[2]杨连荣.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18(20):5-6.
作者:谢秀芳 单位:连江县晓澳镇人民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