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02 12:59:00人气:423

摘要:最早出现于近代欧洲的地理标志被引入我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由此出现了众多地理标志农产品。因此类农产品能够充分展示地域色彩以及品质信息,具有较高的农产品竞争力,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帮助作用。当前在我国大力推广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本文将通过结合海南特色农业,尝试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如何有效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指明路径。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业经济;农农产品;经济发展

引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已获批认证地理标志农农产品超过6500件,在所有地理标志认证总量中的占比超过90%。借助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大好势头,海南也先后建立众多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共计拥有十余种地理标志农产品。而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其进一步扩大地理标志优势,实现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发展,本文将着重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参考帮助。

1地理要素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内涵与关系

1.1地理要素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内涵

地理要素简单来说就是地图的地理内容,包括以地形地貌、水系等为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同时也包括居民地、通讯设备等人们在通过创造和改造自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而由地理标志发展形成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求地理名称必须完全真实,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于其具体产地、来源地的地区名称以及国家名称真实对应[1]。此外,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质量,不同于其他地区或是同地区的同类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普遍拥有相对广泛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此类农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水平,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1.2地理要素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关系

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地理要素关系紧密,互相作用。包括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及气候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与历史文化等在内的众多地理要素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色、品质以及知名度。因而使得区别于其他普通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含有的地理要素更加具有典型化的特点,基本上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地空间位置比较集中,而受地理要素属性特征的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有着明确的数量、等级等要求限制。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与属性等有可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地理标志农产品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便地理要素中的空间位置因搬迁等发生变化,农产品属性仍然保持不变。在地理要素的作用影响下,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蕴含的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等要素,也使得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政治与文化价值,因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对于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

2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2.1农业产业化发展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由于农业本身比较依赖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质等在内的众多自然条件均会影响着农产品类型、农产品品质等方方面面。因此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将使得地理标志农产品之间所具备的特色也不尽相同。而农业生产本身带有的生物特性,也使得各农业区域因其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发展政策等不尽相同,而使得农业产业集群有着典型的本地植根性。因而起源于地理标志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地理标志农业,通常只能在特定区域内生成和发展。而为了能够有效扩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势性,需要积极推动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将各相关要素集中在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地,以有效提高其集群优势[3]。海南地处热带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年光照约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因此海南应与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主动围绕其现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如陵水槟榔、儋州土鸡、儋州蜜柚、海口永兴黄皮等,加强品种优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作物和品种、品质结构等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从而在有效保障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质量之余,可以大力实现海南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由此有效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扩大农业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本文认为,海南可以积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完善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动员当地农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栽培种植地理标志农产品,并针对当地陵山圣女果、多文空心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起相应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由基地负责统一管理、收购,进行农产品的精细化深加工。其他产业部门通过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将现有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完成地理标志农产品设计、销售等工作,使得海南地理标志农产品得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并且依托精加工、深加工以进一步扩大地理标志优势特色、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4]。

2.2农业品牌化发展

海南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生物生长繁殖速率与温带和亚热带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并且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十分适宜发展农业经济,加之地理标志农产品自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地理标志农产品也属于一种天然农业区域品牌。消费者在购买地理标志农产品时,可以直接依照相关农产品标识获取其产地来源、品质等级等各项信息,并将其与其他同类农产品或是假冒伪劣农产品进行有效区别。因此通过积极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带有的品牌效应,同样也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为了能够有效发挥海南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其除了需要利用现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主动加大与科研机构、相关领军企业的深入合作力度,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化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链条之余。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集中整合专业农民资源组建农民合作组织或是行业协会,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统一宣传,敦促生产企业加强对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视力度,在有效保障农产品自身优势特色下构建起区域品牌,使其可以在农产品市场中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此外,海南也需要积极依托我国现有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联合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将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到集体商标范畴中,依照法律规定要求为海南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加大对相关假冒伪劣农产品和生产者、销售者的打击、惩处力度。主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优质农业品牌代表企业提供一定的奖励措施如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使其能够在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帮助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经济的长效稳定发展。

结束语:

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居民对于农产品品质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海南省在日后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过程中,也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整合相关资源,主动建立更多特色产业化基地,着眼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产业优势,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环宇,巫雪芬.农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区域农业发展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37(01):72-77.

[2]孙志华,张慧敏.五原县加快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建议[J].现代农业,2017(05):77-78.

[3]苗成林.农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山东大学,2016.

[4]梁天宝.论农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08):37-38.

[5]田莎莎.地理标志对区域农业经济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4.

陈华妮 海南省师范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