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一带一路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带一路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11 05:05:00人气:523

摘要:“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贸易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推进“一带一路”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宏观经济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从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等方面推动农业改革,有助于实现农业外向型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路径

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该战略的提出改变了我国偏重于海上贸易的传统发展路径,实现了海上与陆上并重发展的对外格局。同时也改变了区域间不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等方式,有助于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平衡发展。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2017年9月习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必须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补齐短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来推动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是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一、“一带一路”发展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加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战略部署;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决策,对于我国农业供需关系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关系,因此,只有找准切入点,明确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中央两大战略政策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沿“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农业经济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沿“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建设。贯彻“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既理顺了国际关系,又解决了国内经济结果调整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

革的共同着力点在于应对激烈国际竞争与国内经济新常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各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我国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都存在农业经济往来,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国际农产品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优势进一步缩减,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不断下降,因而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格局势在必行[1]。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但要想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通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必须深入推进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农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加强与国际农业合作。当前,为深刻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需要统筹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既要加强“一带一路”发展,又要深化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供给水平,平衡供需关系。

(二)“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共同追求在于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实现海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将60多个国家都囊括进这一新的发展体系之中,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多领域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既可以是在经济上的往来,也可以是技术上交流,通过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需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我国实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意义,也在于破解农业领域长期积累下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用改革的办法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滞后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问题。通过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转变,从传统要素渠道转变为创新渠道,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

(三)“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都在于提升供给效率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在遵循国际相关准则前提下,通过改革手段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国际贸易的有效开展,实现有效的资源供给和产品输出,进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可以在现有的“一带一路”制度框架下进行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税务问题、商品进出口问题,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出口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农产品名扬海外,同时也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国外农产品的异域风情[2]。对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让更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走出国门,要在国际通行规则前提下,通过方式方法创新,采取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提升对外合作水平。通过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要通过制度供给创新,增强经济内生动力,要针对农业领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农村金融领域改革建设,丰富农村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种类,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资源跨区域合理配置,不断激发农业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有效供给。

二、“一带一路”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产生的影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顺利了国际经济发展现实要求,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紧密相关,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对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看,是我国农业领域的市场调整,这种调整既要求我国农业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有需要我国农业经济补齐短板,实现结构性转型。但从二者关系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经过四十多年发展,一直致力于参与国际农业领域竞争与交流,特别是在我国出口导向性贸易政策支持下,大大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我们还要清楚认识到,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层次还相对较低,农业产业结构还相对不合理。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农业结构挑战势必产生积极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有着良好互补性,并且存在广泛合作空间,将为我国传统农产品出口、农业技术交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市场和机遇。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国农业领域资源配置提供了新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这种差异性为我国农业领域资源配置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当前,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我国农业领域资源配置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欧洲地区国家学习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借鉴。另一方面,面对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我国农业与这些地区国家存在良好的经济互补性,这些国家本身就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可以成为我国农产出口新市场,为我国农业供给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新领域。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农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压力就会越大,这就要求我国农业领域要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技术,提升资源配置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三)“一带一路”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还存在诸多的发展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自动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农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有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农产品标准生产和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农业发展地域性上看,东西部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不够,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将为我国农业经济构建起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为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必然存在比较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推动地区间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更加合理、健康发展。

三、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现路径

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农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就要以提升农业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作为着力点,在“一带一路”发展中,不断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补齐我国农业发展短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增强我国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推动“三农”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更加高效的供给体系

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面对玉米库存量过大问题,应该坚持去库存调整战略,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总体思路,不断加快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同时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稳定生猪、肉牛、肉羊生产,通过国内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在推进优质饲草的国产化的同时,推进饲草供应现代化、优质化[3]。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奶粉产业,不断提升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为国际市场输送合格的奶制品。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确保我国渔业稳定供给。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的竞争力现代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活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在传统出口优势产业基础上,促进杂粮杂豆、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将绿色制造向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渗透,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业物流体系建设,进而形成日益完善高效的农业供给体系。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大力支持地方优势企业以各种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为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构建范围更加广阔的营销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农业领域竞争,让中国农产品享誉“一带一路”沿途各个国家。

(二)构建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一带一路”发展根本宗旨,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必由之路。要坚持农业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原产地保护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园区。加快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公信力。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普及陪喷灌、滴灌等节水基础,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进行不合理井灌,加快节水抗旱农作物培育工作。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将瓜果蔬菜和品牌茶叶作为重点领域开展有机肥试点工作,并结合欧盟农产品标准和国际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完善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同时,应该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给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还田补贴制度,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实施严格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完善耕地轮休休耕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我国农业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数据库,为此项工作继续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三)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源动力

要按照农业转型发展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有序落实,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国粮食品种培育、畜牧业良种培育、深海养殖、智能农业、重金属污染等领域作为主要攻坚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提升我国农业发展原始创新能力,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农业经济发展源动力[4]。在“一带一路”框架体系下,加强与欧盟在农产品科技研发和知识产品方面合作交流,继续深化与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技术交流,为地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加速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我国农产品营销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往来,通过国际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

(四)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地区尽快成立担保机构,制定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开展新模式的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支持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实施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偿政策。支持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特别是对于一些归国农业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业创新带头人,不断增强我国农业国际人才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农业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不断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脱贫攻坚,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受益者。总之,当前“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我国统筹对外对内发展的重要战略,首先,我们要明确二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从改革发展大局出发,从深化改革开放全局出发,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和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为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7(03):13-18.

[2]朱辉.“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01):124-126.

[3]张周烨,周成名.深入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0):170-171.

[4]张占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7(06):24-26.

作者:李燕华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