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22 06:16:00人气:33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改革,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对农业的经济管理及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信息化水平低、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对提升农业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应当加大建设信息化农业的力度。物联网技术是建设信息化农业的关键性技术,合理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加快建设信息化农业具有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而作为关键的环节即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环节下,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农村很多的经济管理大部分是通过手工和人工的方法实施的,还处于以前的笔纸时代,但是一些新兴的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快速影响到农村,经济治理手段得以创新,可是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快速普遍,不能够达到农村发展的需求。另外,很多农村在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确没有被真正利用,依然施工以往老旧的管理方式,财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多方面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准确度很低,导致农业经济治理未能实现有效开展。

(二)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经过对乡镇经济治理的研判,得出经济管理通常收到管理条件和环境所影响着,乡镇经济治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严重不完善,制定的规章制度还处于以往的传统模式,和现代化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落地执行困难,制度的威严被无视。例如,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制度纲要,只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未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核对,导致经济管理质量下降。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大多有经济管理人员负责,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认识,对技术的运用并未充分的掌握,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受到诸多的限制,进而制约到经济管理整体工作效率。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要从传统的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效性。知识型农业指的是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此来解决传统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向知识型农业发展转型的目标。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低,而这充分体现了农业部门中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的问题。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需要从农业经济信息化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存在农民经济收入并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对农业现状的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区因素,一些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难以吸收和了解先进的农业技术,所以难以准确掌握农产品的价格,同时造成了多产低收入等问题。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想要满足时展的需求,真正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想要提高各方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需要从宣传角度出发,营造社会各界需要的良好信息化建设氛围,从而解决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建设的质量。针对农业部门中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的问题,要先从管理部门出发,转变其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向领导部门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各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从而主动利用信息内容,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从政府角度来说,要积极引导企业、农业经纪人以及种养大户等参与到农业信息传播中,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组织体系的长久发展。其次,是可以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体来进行信息化宣传工作,真正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农民的认识,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

(二)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作为当前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性,需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其与农业经济管理相互融合,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电子化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及时收集、处理以及整合电子信息,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财务账单的转化,实现数据的电子化,进一步提升数据在线传输以及共享的安全性。同时,在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加密技术的运用,从而保证信息传递以及使用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同时对农业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收入、支出等给予详细的记录,并将各类农产品收入状况、收支均衡度、农业经济增长等给予数据分析,通过Excel表格等给予科学的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数据的筛选、计算与整合,从而为农业经济下步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综上,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农业信息高科技人才等措施缩小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

参考文献:

[1]刘玮.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2]张成林.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刘小平.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23-10225.

赵长勇 石油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