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22 02:47:00人气:313

我国从古自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古代,人们信奉“民以食为天”,农业为人们提供食粮。历朝历代都把农业作为立国之基,农业发展不好会引起国家的战乱和动荡,一般开国帝王都会对农业实行修养声息的政策,让国家尽快稳定下来,然后慢慢步入盛世。由此可见,农业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前,农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改革始于农业领域,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农村又是农业发展的主体与根基,因此就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展开论述。

1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1.1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

自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就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型,由以往的短缺经济逐渐向过剩经济转变,以出口带动与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逐渐被以消费为主体的增长模式取代,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产能过程、政府债务高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现状下,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与投资难度。受资本规模与人才技术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出口经济与支持投资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一直处在劣势地位。然而,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下,不断提升农村消费能力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

1.2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中央政府在“十二五”开局期间对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粮食生产以及巩固“三农”良好形势等提出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应在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此为党中央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所制订的重要决策,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机遇。随着国家政府逐渐提升农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渐缩小工农业发展增速差距,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最佳时期,农业现代化推进期间,不断使农产品与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开发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均涌现出信贷需求,这就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1.3改善城乡结构的机遇

从根本上说,城乡统筹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增长点,我国目前正处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依旧存在,人口素质提升红利、消费升级及收入增长的红利逐渐显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高达51.3%,首次突破50.0%,基于城镇统筹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农村消费与农村投资均发生重大改变,对于现代化、产业化及规模化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为发展农村金融创造更为优良的外部环境。

2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1挤压农村金融生存空间

城镇化建设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动,金融机构的趋利性使各家银行不断下延机构网点,加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进军“三农”领域,打破了传统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农村金融机构的储蓄、信贷业务都受到强烈冲击,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而靠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则受到明显影响[1]。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市场份额不断被分割,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威胁。

2.2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内控流程简单、管理系统欠缺以及员工的职业素质比较低等问题,在信贷管理方面较其他商业银行较为粗放,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屡屡出现违法违规操作问题,如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失职渎职及违法放贷等[2]。这些行为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形象。

2.3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

虽然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颁布了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就整体而言,农村金融机构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配套扶持政策较为匮乏。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经营成本较高,以弱势群体为扶持对象,这就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我国尚未创建农业及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同时,工商登记费和注册资本等偏高,并且缺乏相关的税收及利率政策,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

3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采取的措施

3.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应当建立政策性金融作为导向,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作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有效支持城镇化建设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已有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扶持农业经济的功能,赋予其综合性农业开发方面的融资职能,并且建立由企业、政府财政、农户及社会等多个渠道筹资建立的农户贷款担保和农业贷款担保机构,不断完善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信用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农信社改革的同质化,要最大程度发挥出商业金融,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草根诉求,在财政性存款等涉农资金方面向农村金融机构倾斜,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增强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增添发展活力,以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建设。

3.2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以涉农信贷为导向,同时创新信贷产品为主体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涉农信贷的品种,从而提高农村信贷的投入,满足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不断探索合适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以及信用等级的评定措施,继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及扶贫贴息贷款方面的信贷管理,同时创新授信和抵押贷款的管理,在准确评级农户信用等级的前提下,来确定授信的额度,落实担保及抵押手续之后,不断规范小额贷款的管理,同时持续拓展贷款的对象、贷款的用途、授信的额度以及期限,提供优惠利率方面的措施,实现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开展教育及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信贷,并且加大对于农民、失地农民及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的信贷支持。

3.3建立农村金融服务支撑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生态为引导,以创新金融技术为手段的服务机制。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于农民及农业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领域的优势,为农民做好理财及投资咨询方面的服务。在那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当尝试推广商业汇票、保函及信用证等方面的业务,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应当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不断丰富农村地区支付手段,拓宽支付渠道,并同中国银联公司合作开发符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借记卡及贷记卡业务。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要做好部门协调及政策协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结算、信贷合作、信用信息交流及信用环境建设等领域同地方政府开展广泛合作,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应当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保障,建立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积极地发挥更大作用。地方政府则应当结合城镇化建设之需,加大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造血功能,并鼓励其加强发展城镇化建设方面的贷款业务。

4小结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是一个重要的难点,需要地方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从而妥善处理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境,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取得双赢的结果,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齐松伟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