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经济类论文 > 观光农业经济论文

观光农业经济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08 09:33:00人气:376

一、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宽

在调查的几个片区中显示,参与观光农业的游客中,每个年龄段的数量都不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观光农业。从性别上看,男的占了49%,女的占了51%。从年龄段上来看15岁以内的占7%,25-49岁以内的占43%,50-64岁以内的47%,65岁以上的占3%。从职业上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离休者占9%,学生17%,其他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性别、职业、年龄都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趋势,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大。

2、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

到一个地方旅游,交通工具是一个前提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我们调查的西山区观光农业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自驾车旅游占了68%,徒步占了3%,自行车占了8%,公交车21%。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用私家车旅游的游客居多,主要原因是西山区的乡镇离昆明市主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乘坐公交车不是很方便,骑自行车很累,徒步太远。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亲情

个人旅游除了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有诸多因素,选择哪一种出游方式,反映出旅游的心理需要。根据西山区参加观光农业旅游者的调查分析,单位组织的占21%,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占37%,以朋友方式结伴出游的占39%,个人出游的仅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家庭形式和单位以及朋友结伴方式的出游是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

旅游者在选择观光农业时不局限某一个观光项目,旅游者在旅游项目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在被访问的旅游者中,选择农家体验的占35%,景点游览的占27%,果蔬采摘占12%,参与农事活动的占7%,滑草的占11%,其它的占4%。从这一组数据中可看出,西山区的观光农业从一开始就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形式比较单一

观光农业产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西山区农业观光产品的类型不齐全,目前以观赏型产品为主,参与型、疗养型等产品形式很少。由于产品形式少,因此在满足游客多方面旅游需求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同时,农业观光产品开发水平低,“农”味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在我们所调查的西山区,我们发现农家小院90%都是盖着小洋楼,很少看到昆明地区传统的建筑“一颗印”民居。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

农家小院居住条件很差,房间里的被褥发出恶心的臭味并且卫生条件急差,乱扔垃圾,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陋。“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比较典型。在“休闲娱乐”型观光农业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不具有环保意识,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部分旅游者喜欢野外烧烤,这种旅游活动一方面存在火灾隐患,不宜提倡;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和遗留下来的垃圾对环境有破坏。

3、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缺少政府的统一规划。各观光农业的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4、专业的旅游业经营人才缺乏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与游客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

三、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开发多样化的观光农业产品

对西山区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有古村落的,那就通过古村落文化的打造,来发展古村落文化观光农业;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则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风情观光农业。有典型美食的,则可以通过美食的制作和开发,发展品尝型观光农业。

2、重视资源保护,实现观光农业可续发展

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资源保护,人人有责。当地的政府、旅游经营者必须深深的认识到当地的农业资源是观光农业的生存之根。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对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当地老百姓应该从主人翁的角度,在自己做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劝和制止。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3、发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俗文化精品观光农业

昆明市西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民俗多样性得天独厚。以民俗体验为抓手,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出别样的游客民俗体验,是发展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一大特色。

4、政府主导,改善旅游交通

旅游业要发展,旅游交通是关键。只有旅游者的可进入性提高了,旅游业的各类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前往西山区的旅游交通一直是制约该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西山区政府应该在旅游交通改善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对西山区的交通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建议开设昆明主城到西山区的旅游专车,设置固定的运载地点和固定发车时间,方便游客的出行。

5、政府主导,提升服务接待水平

观光农业的主要接待方是村民。但是大多数村民看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和发展观,缺少必要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所以提高村民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建议由政府主导,安排观光农业扶持资金,专门用于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村民旅游服务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训。

作者:秦渝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