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经济呈现了高速的发展态势。而相较于城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则相对滞后,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则有必要重视乡镇农业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持。所以,需明确现状问题,重视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鉴于此,在分析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创新对策,希望以此为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及高效应用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高效应用
引言
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机构的开设,其目的是为乡镇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而要想带动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则有必要注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实践工作发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科技人力资源缺乏问题、缺乏和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问题等[1]。为了实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便需要认清现状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对策,进一步带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由此可见,从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及高效应用等层面考虑,本文围绕“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探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发展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面对偏僻的乡村环境,加之融资渠道缺乏,乡镇农业科技资金不足,这样便使得农业技术创新工作难以得到快速进步及发展。从目前来看,乡镇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部分资金主要由上级相关部门提供,在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便使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2]。与此同时,针对部分投入的科技资金,在管理上显得有些涣散,使资金的实用价值难以有效提高。此外,乡镇农业科技资金融资渠道缺少,使得农业生产力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进而影响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发展。
1.2科技人力资源缺乏
要想促进乡镇农业技术创新,保证科技人力资源的丰富性非常关键。但是,从现状来看,大部分乡镇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呈现缺乏的问题。总结起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基于农业科技推广期间,由于农民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在科技意识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精神,因此使得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广及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缺乏合理科学的方法把新型的农业技术向农户推广,使得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进度受阻。此外,将乡镇农业科技使用至实际农业生产期间,由于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在资源配置及人力分配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使得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3科技覆盖面存在局限性
要想使乡镇农业科技效能有效发挥出来,需逐步扩大科技覆盖面积。然而,从目前来看,乡镇农业科技覆盖面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及教育培训工作方面,执行力度不足,尚未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组织部门独自开展相应工作的局面突出,使得乡镇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受到影响[3]。另一方面,现状下,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模式普遍存在,从吸引农户的注意力角度考虑,需重视完善的信息通讯渠道的构建,使大规模大范围的综合经济经营模式有效构成,这样才能带动乡镇农业技术全面创新,并带动乡镇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乡镇农业技术创新相关优化对策的实施分析
2.1保证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的充足,合理利用资金
为了保证乡镇农业技术创新相关资金投入的充足得到有效保障,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科技资金进行合理利用,树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理念,适当增加政府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充足性。另一方面,需合理对民间资金合理科学利用,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使农业技术创新资金进一步增多[4]。此外,加强科技资金管理,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实处,禁止徇私舞弊、擅自挪用资金等行为,为科技资金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将投入的部分资金应用到良种推广工作当中,对于乡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来说,需重视“良种”推优工作的开展,对国家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倾斜合理利用,基于稳定播种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对于老品种给予淘汰,及时更换优质新品种,对优质高产小麦、玉米良种、山药新品种积极引进并推广,进而将良种的增产潜力及价格优势有效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本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目前全镇良种已达到4666.67hm2,其中优质小麦面积0.4万hm2、优质玉米0.4万hm2、优质山药666.67hm2,推优率在95%以上,实现了全镇范围内基本淘汰老品种的目标,进而有效完成了全镇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的预期目标。
2.2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可以为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需重视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完善激励机制及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对农技人才的教育培训。例如:通过开设讲座、做示范、办科技宣传栏、设置技术咨询点、搞科技赶集等活动的开展,在提升农技人才农业科技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当中,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水平,进而确保各项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广及实施效果增强。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农技人才,还有必要发挥当地政府部分及高校的职能作用,为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提供优良的环境及政府支持,保证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实际的农业技术创新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农技人才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水平。例如:通过提升农技人才的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从2018年至今,本人参与组织农业讲座48场次,回答农业技术咨询1508条,发放农业科技明白纸5000多份,有效地解决农民疑难问题326起。这一数据说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急需专业农技人才的支持,所以,需充分做好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工作,进而保证为更多的农民提供知识及技术支持。此外,还有必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构建健全的农技服务组织例如:单县蔡堂镇南部地处黄河故道,沙质土壤比较多,且存在保水性差、土地贫瘠以及粮食单产率低等鲜明特点。为了解决当地农民的种植问题,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有必要做土地改良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科技企业之间的协作,由当地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由科技企业及农业服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农民进行土地整合,通过深翻地细耕作,加深耕作层;同时,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土地改良技术,使大约1300hm2的贫瘠土地得到有效改良,进而促进了许王庄、张辛庄、高台子、梅庄、段庄等黄河故道自然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2.3加强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来说,其最终的目标即为“促进科技进步”。而对于技术创新来说,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在乡镇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加强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大力推行“科教兴农”政策,将科技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利用科学技术推动乡镇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需认识到在乡镇农业种植产业过程中,易受到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所以,需从根源抓起,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做好各类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以本镇为例,在今年1―7月份,了病虫害9起,向群众印发病虫害防治资料3.3万份;冬小麦春季发生的病虫害包括条绣虫、白粉病、小麦蚜虫,病虫严重,发生面积2133.33hm2次,防治面积2133.33hm2次;夏玉米主要发生的病害包括玉米铁甲虫等,发生面积2333.33hm2次,防治面积2200hm2次。基于病虫害防治紧急期间,严格落实了“531”工作制度,5天汇报一次全面防治工作情况,3天出一次防治通知和虫态发生情况信息,1天进行一次防治工作交流会和培训进展情况汇报。通过上述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使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进一步使本镇粮食遭受虫害的损失降至最低化。
3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农业技术创新问题较多,例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相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科技人力资源缺乏问题、缺乏和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投入充足的技术创新资金,加强专业农技人才培养,并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构建健全的农技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和经济之间的有效结合,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工作,以此使乡镇农业技术在乡镇农业产业中得到高效应用,最终带动我国乡镇农业产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治海.“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71-72.
[2]沈静.关于加强盐城市亭湖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0,(9):220-222.
[3]刘国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J].决策咨询,2020,(4):77-80,86.
[4]芦洋洋.深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4):84-85.
作者:张爱华 单位:单县蔡堂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