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互联网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农业不断由传统向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业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农业技术推广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难以满足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能,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成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
(一)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依托示范、指导、试验等推广途径,向广大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各阶段的一系列信息技术服务,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转化运用,提升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其中农业技术包括农林牧渔的科研成果及实用技术。互联网下,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我国打造农业技术服务云平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播新技术、新品种,培养农业信息人才,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1]。
(二)互联网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优势
互联网可为农业技术推广带来诸多利好。其一,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大众对农业生产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农产品采购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托互联网则可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通过互联网可对农业生产开展全面监督,进一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稳定,为人们采购农产品提供质量监督。其二,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对农业技术开展教育科研及推广,可提升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及推广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结合科研部门的技术成果需求,对相关信息开展搜集,并借助互联网获取新技术信息,接着将新技术投入农业生产中开展技术试验,以此展现新技术的科学合理性,进一步对其进行推广[2]。通过这一模式可建立起农业技术教育科研与推广的紧密联系,进而促进农业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其三,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电商扶贫战略,即推进互联网与农村经济的有效结合,建立起农村电商与生产者、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农村电商为农产品生产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提升农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农村电商主要由农民合作单位、农村大户组织开展,其具备良好的农业合作能力,与广大农户直接签订协议,要求农户生产者依据国家规范标准开展生产,以此推动农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
(一)利用互联网开展技术示范
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农业技术普遍是在田间地头进行传承的,通过农户世代相传,表现出手把手传授技术要点的特征。即便该种传承方式可实现对农业技术的有效传授,使农户更好地掌握农业技术,并进行实践应用;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该种推广模式受到时间、空间很大程度的制约,使得推广效率不尽如人意。而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可将农业技术示范制作成视频,然后依托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中高效传播。依托这一模式,可摆脱时空的束缚,提升推广效率,促进农户更便捷、更高效地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业技术示范,便于学习者反复观看,并进行深入揣摩,进一步掌握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二)利用互联网实现科研与实践联通
对传统农业技术研究而言,通常是依照推广人员在推广工作中采集到的农业发展情况、农户实际想法等,开发试验田,将试验成功的农业技术向广大农户进行推广。然而,推广期间会涉及众多环节,往往会使科研与推广脱节。而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可建立起农业技术科研与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可更好地采集农业发展需求、农民生产需求等信息,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科研成果有效及时地转化成实践生产力。
(三)利用互联网实现电子商务销售
利用互联网的云数据平台,将农作物由种植到生产的过程进行全面详细记录,然后经由数据、视频等途径向消费者进行展示,进一步向消费者明确农产品的安全性。利用即时通信软件、手机应用软件等媒介对农产品开展宣传,可提高广大受众对农产品相关知识的有效认识。利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功能,向拥有相关农产品需求意向的受众开展营销推送,可有效实现农产品的网格化营销方式。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向人们提供便捷可靠的购买渠道,推进消费者覆盖面由区域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转变。构建健全产品服务系统,借助即时通讯软件、网站、电子商务售后平台等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互动,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并采集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信息,同时在产品服务系统中适时向消费者推动相应的优惠活动,以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3]。
(四)利用互联网推广普及农业知识
互联网表现出实时性、互通性、共享性等特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广,缩短了人们交流的距离,使交流变得更为便利。通过构建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极大便利。广大农户可利用这一平台直接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线交流,将自身有疑虑的地方或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解答,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时性,进一步帮助农户及时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管理。另外,农户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由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大多为推广人员进行讲授、演示等,该种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利于农户理解,进而制约了农业技术的传播范围[4]。通过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结合,可利用互联网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技术的生动呈现,进而帮助农户进行理解,调动农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得以在众多行业中得到推广,并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创新,不断将互联网的研究成果融入自身行业中。而互联网在农业技术、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引入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托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广泛推广,广大农户可便捷地接收到各式各样的生产要素、农业技术,使农产品生产过程变得更为轻松,还为农产品营销创造了诸多便利,切实让农户感受到互联网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鉴于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围绕互联网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全面探索研究,利用互联网开展技术示范,实现科研与实践联通,实现电子商务销售,推广普及农业知识等,积极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进花.“互联网+”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优化及发展前景研究[J].农家参谋,2018,586(12):10.
[2]史桂云.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J].财讯,2016,09(17):119-119.
[3]王磊.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9,11(02):168-169.
作者:吕艳霞 郑小妹 杨艳香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相衙镇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