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下的政治工作
农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料和保障的第一产业。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农业思想并没有伴随农业的发展而发展,而是滞后于农业的发展。最初农业思想只是零星的农业经验的叙述,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的研究主要包括没有现实政权支撑的理论构建和有现实政权支撑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对以往的社会思想史研究不仅仅是总结过去的农业演变史,更是希望能通过分析、研究过去农业思想演变,对当前的农业思想的建设给予启示。农业生产者大部分依据前人经验进行生产,让他们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系统思想并不现实,因而农业生产与理论研究之间有一定距离,农业思想研究出现空白,急需填充。由李典军著写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版)一书,详细探讨了从思潮到运动时期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演变,整合散落的各类著作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而为当前农业的政治工作和农业建设提供参考。总览全书,呈现出以下特点。
1、脉络清晰,为政治工作提供系统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
思想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某一阶级或团体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有计划地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最终使得这种影响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工作。本书以起源、形成、发展的时间顺序,分国家进行叙述,系统研究社会主义从思潮到运动时期的农业思想。本书共九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介绍了英国、法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起源以及英法两国因为国情不同而将古典经济学分别发展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情况;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叙述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起源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形成,谈论第一国际对土地问题的争论、法国工人党的土地纲领、德国社会农民争论等问题;第三部分为最后两章,主要讲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形成后,其影响辐射到其他国家,在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这些农业思想与其他的政治经济学一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脉络清晰的理论陈述,势必为政治工作的思想工作建设提供便利。
2、叙述生动客观,为政治工作建设做生动宣传
不同于一般的晦涩高深的思想史研究书籍,本书开篇给人轻松、生动的感觉,通俗易懂。本书用类似讲故事的手法陈述,如从莫尔的生平引入,再结合他的著作《乌托邦》,介绍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源头之一的“农业乌托邦”,通俗而贴近现实;从下层贫民温斯坦莱的生平引入,结合他的著作《自由法》阐述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另一源头“土地自由论”。此外介绍法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时也是采取同样的方式,阐述摩莱里的农业思想、马布里的农业哲学等法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起源,这样的角度切入,不会晦涩深奥,容易消化接收,同时能够有效宣传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为政治工作服务。再是观点叙述客观,如在介绍古希腊思想家农业思想的影响时,阐发“随着人类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向农业的转变需要立法来维持”“农业和手工业是城邦的基础”“土地平均分配思想”等,就用“柏拉图认为”“在柏拉图看来”来陈述观点。这说明本书的编著客观生动,便于理解,利于政治工作宣传。
3、角度新颖,将农业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创新政治工作思维
本书将农业与社会主义发展脉络相结合,为政治工作研究提供了新角度,改变了以往从政治角度叙述的单一而没有创新的现象,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多样和变动。将思想研究与农业领域结合,开拓了新领域,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而研究早期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把握农业和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差异和联系,了解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政治工作与经济、思想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前的农业理论和政治工作,也利于改变固有的思维、创新政治工作思想、开创新的政治工作思路、寻求新的政治工作方法。综上,本书脉络清晰,能为政治工作提供系统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叙述生动客观,能为政治工作建设作生动宣传;角度新颖,将农业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能创新政治工作思维。本书这些优点,突显了居于所有工作首位的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政治工作的思想工作、宣传工作起到建设性作用。
作者:何湘丽 冯鑫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